加载中…
个人资料
快乐成长鱼
快乐成长鱼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38
  • 关注人气: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峡》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2018-12-18 15:07:21)
标签:

教育

《三峡》教学设计

设计者:南通海门  黄志涛  海门市骨干教师  江苏省优课评比一等奖获得者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读准字音和停顿,并初步领略三峡的高峻与秀美。

2.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翻译出课文的内容。

3.(通过翻译和诵读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词和虚词。)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1.导入:

我国北魏时期著名的地理学家,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为我们写下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游记散文,《三峡》就是其中的一篇。今天我们就睹她在历史上的真容。(PPT1)我们先了解一下三峡(PPT2——6

2.了解《水经注》和郦道元(读课本注解)

二、 熟读成诵,积累理解

(一)读顺课文(PPT7——8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学生朗读课文,阅读过程中圈画出不会读或者读不准的字音,稍后共同交流。(教师巡视:辨别学生的读音)

(qu   叠嶂(zhàng)    (x)    (xing)   

 沿溯(sù)素湍(tun)  绝巘(yn)    长啸(xiào)  (zh)

2. 再读课文,划分停顿(老师于疑难处点拨,或让学生探讨。)

朗读停顿训练重点: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矿襄陵 

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

每至/晴初霜旦

/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二)读懂文意  PPT9

学生利用工具书和书下注释,试译短文。(四人人小组进行讨论,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然后把意见综合到一处,教师只起点拨、引导的作用。)

(1)  重点字词翻译:

第一段:

 略无阙处(毫无     缺)         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隐天蔽日(隐蔽天日,遮盖住了蓝天和太阳)       

第二段:

夏水襄陵(漫上                沿溯阻绝 (顺流而下);(逆流而上);(断)           

或王命急宣(有时             虽(即使)乘奔御风(这里指飞奔的马       

不以疾也(不如) (快)      绝巘多生怪柏(险峻的山崖或山峰)

第三段:

素湍绿潭(白色的急流)     飞漱其间(冲刷     良多趣味(确实            

第四段 

属引凄异(连续;延长         林寒涧肃(寂静     哀转久绝(转同啭  声音曲折)           

   2)重点句子翻译: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重重叠叠的岩峰像屏障一样,遮盖住了蓝天和太阳。如果不是正午,看不见太阳;如果不是半夜,看不见月亮。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sù)阻绝:

到了夏天,江水暴涨,漫上两岸的山陵,下行和上行的航路都被阻隔断了。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即使乘着飞奔的马或驾着风,也没有这样快。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 

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山石林木的倒影。高山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趣味无穷。

 林寒涧肃,常有高猿常啸,属引凄异。

树林山涧冷落而萧索,常有猿猴在高处长声鸣叫,声音连续不断,异常凄厉。

三、能力提升,朗读比赛(PPT10

1.熟读成诵:在读准字音、停顿的基础上,读出自己的理解。

2.以小组为单位,研究诵读的方法。

3.小组派代表诵读(争取背诵)。

四、知识积累,课堂练习

【一词多义】

自:自三峡七百里中(在)

       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绝:沿溯阻绝(断绝)

       绝巘多生怪柏(极,最)

       哀转久绝(停止)

属: 属引凄异

       神情与苏黄不属

       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通假字】

  略无阙处(“阙”通“缺”,缺少)

   哀转久绝(“转”通“啭”,声音曲折)

【词类活用】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

回清倒影(清: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

晴初霜旦(霜:名词用作动词,将降霜)

素湍绿潭(湍:形容词用作名词,指急流)

【古今异义】

1.或王命急宣  (或 :古义:有时; 今义:常用于选择复句的关联词)

2.虽乘奔御风 (虽 :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3.不以疾也   (疾: 古义:快;   今义:疾病)

4.良多趣味   (良: 古义:实在; 今义:好)     

五、总结

文言文的学习,重在积累。积累又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词语含义的积累,我们要重点积累那些没有见过的词语的含义,另一种情况是文言现象的积累,例如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等,这些文言现象是文言文学习的难点。                                

板书设计:

通假字

一词多义   }     ——积累

词类活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