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微课文稿
(2018-12-18 15:04:30)《三峡》微课文稿
黄志涛
文言文学习,重在积累。我们学习《三峡》这课,目标之一就是积累,积累词语的含义。积累一些文言语法现象。这里我们选择其中的两个方面来单独讲解,分别是一词多义和实词积累。我们首先来谈谈一词多义。
一、一词多义:
1.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
2.沿溯阻绝
3.素湍绿潭
分析:
1.第一题:第一个“自”,相当于“于”,意思是在。第二个“自”是如果的意思。这两个字的意思我们都是第一次遇到,而且都是课下注释给出了含义,所以,大家将其记住就可以了,目的是再出现的时候,我们能知道曾经遇到过这个字的两个含义。最后一个“自”比较简单,大家凭借语感以及之前的积累比较容易知道是“自己”的意思。
2.第二题:这三个“绝”意思明显不同,第一个与阻连用,阻绝以为阻断;第二个是程度副词,形容山的高峻,可以将其翻译为“极高的”;第三个“绝”是形容声音很长时间才消失。这三个当中,第三个与现代汉语的联系比较紧密,大家可以通过上下文的内容来猜测。
3.第三题:第一个“素”形容水流,意思是白色的,第二个是我们之前积累过的,意思为“不加修饰的”。
———上面这三个练习题告诉我们,要在学习文言文中重点关注一词多义的现象,并且在日常学习中注意积累,同时,对于积累过的要能够及时复习并且能够应用到具体的语句中。
二、课内常用实词积累
下面我们来谈谈实词积累。
在这篇课文中,老师提取了下面几个实词,是我们要重点积累的。实际上,对文言文中的词语,按照理解程度,我们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和现代汉语比较接近的词语,这类词语,我们可以通过联系现代汉语,例如组词,寻找同义词的方式去翻译;另一种词语就是和现代汉语关系不大的。这些词语,如果我们没有见过,你肯定猜不到是什么意思。那怎么办,只有一种办法,那就是遇到的时候,把他们的意思记下来,目的在于,下次遇到了,对我们就够不成障碍了,这些一般就是课下注释给出翻译的。
在下面这几个字当中,亭午、阻绝、绝就属于联系现代汉语能够翻译出来的;襄陵、飞漱、属引就比较难,所以需要大家好好地背下来。
值得一说的是最后三个字,涉及到文言文的语法现象,我们稍微说一下。
阙属于通假字。通假字,是泛指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通假字所代替的那个字我们把它叫做"本字"。这个“阙”字的本字是“缺”,意思是空缺,课下注释有相关的说明,大家要仔细阅读。
湍和奔属于词类活用,也可叫做词性转换。什么意思呢?我们以这两个字为例说一下。湍,本意为湍急,是形容词,但是急湍甚箭中它的意思是急流,是名词。你看本来是形容词,现在用作名词,这就是词类活用。接着说奔,本意是奔跑,是动词,猛浪若奔当中,它的意思是奔跑的马,奔马的意思。动词用作名词,这就是词类活用。这种文言文的语法现象大家在学习中药特别留意。
1.亭午:
6.属引凄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