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小溪找源头
(2022-07-10 17:20:41)分类: 教育随笔 |
学生的考试在欢快中结束了,为什么说欢快呢?走出考场的学生,个个神采奕奕,并有几个学生,满面春风地对我喊道:“老师,这次数学题太简单了,我只用了20分钟就做完了。”我听了之后,没有愉悦感,反而担忧悠然而生。当试卷被批改完成之后,我的担忧也成了现实。
数学考试,越来越多地呈现出思考的重要性,不再是过去单纯的计算能力的考查,而是分析问题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应用能力等多方面的内容。
本次三年级数学试卷主要的失分点主要是动手实践和解决问题这两大部分。动手实践:在方格纸上画周长是12厘米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各一个,并求出它们的面积。(1 个小方格的边长表示1厘米)这道题出错的原因,有的同学周长和面积分不清,导致画图出错,还有部分同学漏了求面积这一项。
在解决问题中,第一题:“一块布长9. 4米,做上衣用去3.4米,做裤子用去2.7米,一共用去了多少米?”这道题一看是很简单,但是对于部分同学又成了难题,因为他们用9.4-3.4-2.7。我想出错的原因有:一部分受一二年级做题习惯的影响,所有的数字都用了;二是不会分析问题,不知道9.4-3.4-2.7的结果表示的意义。
解决问题的第2题:“春光小学组织全校学生春游,每个年级租4辆车,每辆车限乘38人,春光小学最多有多少人参加春游活动?”这道题的有90%的同学出现错误,因为题目中只出现了2个数字,而这部分同学没有发现“每个年级”这隐藏的条件,这就反映了同学们的审题能力有待提高。
解决问题的第5题:“爷爷家的门外是一块长75米, 宽60米的长方形地,爷爷每天早上绕地走4圈锻炼身体。(1)爷爷每天早上走多少米?(2)爷爷计划在地里栽树苗,每棵树苗需要占一块边长3分米的正方形。这块地一共可栽多少棵苗?”这道题第(1)问就出现了错误,把求周长写成了求面积。第二问栽树问题平时练习的少,天天练习铺砖,90%的同学会了,结果这次变成了栽树,许多同学就直接懵了。
从学生的错题中寻找问题,主要集中在:审题不细致;分析问题不到位,没有理清思路;部分概念分不清,如周长和面积混淆。面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反思自己的教学存在的问题是:没有给学生充分表达的机会,在让学生分析解决问题时,只是让部分优秀的学生进行了讲述,中下游的同学表达的相对较少。对于概念性的问题,如周长和面积问题,让学生进行区分的少,在学习面积的时候,让学生与周长进行了区分,还有在做题过程中让学生进行了辨别,总认为学生能轻松地进行分辨,没想到还有部分同学对他们辨认不清。
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从问题入手,以问题驱动学生思考,问题与活动的互补互促,提高课堂提问的维度与效度。让知识活起来,让学生的大脑跃起来,让师生联动起来,这样才能更好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