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出在哪
(2022-04-17 21:23:59)分类: 教育随笔 |
上网课犹如雾中看花一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的如何,我感觉非常迷茫。在周五的数学课上,我出了一道解决问题:幸福小学有360人排成4个方阵,每个方阵有5列,平均每列站多少人?
这一道问题,我先提问了小轩,小轩非常诚恳地说不会。然后我又提问了小亿、小硕,他们俩大胆地回答了,都说应该是360×4×5,听到他们的回答,我也是懵了,学习一周了,现在是乘除分不清呀。我认为在班级中像他们这样的同学每个班最少也有六七个人。
小文同学是我们班前10名的同学,在与小文的妈妈沟通的过程中,我了解到小文会列连乘、连除的综合算式,但是在分步列式的时候,不会写每一步的意思。小文妈妈还列举了几个同学也不会。
问题出在哪里?面对这两种情况我进行反思:
第一种乘除分不清的同学,这些同学的问题主要是因为乘法的意义、除法的意义没有掌握清楚。他们的学习都是被动的学习,是表面的学习,是一知半解的学习,是囫囵吞枣的学习。不会思考,不去思考是他们学习路上的大山,挡住了他们的眼睛,蒙蔽了他们的心。
第二种只会列式的同学,这些同学比第一种同学前进了一步,他们能理解乘除的意义,会运用,但是他们在语言表达上,在解题思路上还是存在欠缺。就像到超市购物,知道超市在哪里,但具体走了哪条路,到底是东西南北,是分不清的。
同样的时间,同样的老师,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学习效果。犹如面对同样的剧本,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演员小紫的在采访中说:“演戏到最后靠的是自身的修养和文化。演戏到最后是一种对人生的感悟。每个人对世界的感悟不同,他们所表达出的感情是不一样的。”
我们学生的学习何尝不像演戏呢?当你的学习态度端正了,你就能走进戏中,把戏中人物变成自己,戏中人的喜怒哀乐就是你的喜怒哀乐,这样,你演戏的时候,才能给人一种真实的感,也会让他人共情。真正学习的学生,他也会把一个个情景问题变成自己能感受到的问题,他们会对知识进行迁移、转化、分析、分解、综合,他们也会顺利地从此岸走向彼岸,从黑暗走向光明,从困顿中找到出口。他们有自己的探索,有自己的寻找,有自己的路径,有自己的发现,有自己的喜悦与成功。
反之,学习不深入的同学就像不合格的演员,只会模仿他人,而不会把别人的东西转化为自己的东西,不会学以致用,不会迁移,不会变通,遇到一点问题就会停止前进的脚步,他们有严重的依赖心理,常常给自己制造牵绊,他们常常自我否定,同时,在不知不觉中也就失去了前进的理由,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