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朝代之一,在世界历史上也有相当大的影响。就是这样一个盛唐时代,其兴盛和衰落都与气候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中国地处北温带,从地理气候角度而言,北温带是人类生存条件最好的区域。
在唐朝统治的三百年当中,大雪奇寒的年数比较少,冬天无雪的年数竟达十九次之多。居中国历史上各朝代之冠。属于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温暖期。
唐代张籍《送蜀客》诗有:“木棉花发锦江西”之句。说明唐代成都生长有喜温暖的木棉花生存。
随着气候变温暖,加上一些人为因素。唐朝传统的农牧业界线逐渐北移,这使得唐朝的边防有了当地的给养支持。军事防御更加稳固,北方游牧民族也不敢轻易南下。
但到了唐朝后期,气候突然开始由温暖转而变得冷湿。因而造成寒冬和涝灾相继来到。有时春秋两季也出现了霜雪冻坏庄稼的现象。对于作为农耕民族的中原的农业生产极为不利。
冷湿的气候对于北方蒙古大草原的生机影响更大。更是给契丹等北方少数民族地区带来了灾难性的结果。
《资治通鉴》记载,此时的淫雨天气有时一下子竟长达六十余日。反常的气候对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十分巨大。为了生存,他们只有向南推进。形成对中原农耕民族的威胁。
为了防范契丹南侵,唐政府在边关广设节度使,加强边防。唐玄宗重用安禄山、史思明等胡人将领的重要原因。本是所谓“以夷制夷”。也是为了压制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侵。
然而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正是安禄山等人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使大唐的繁荣从此不再。随后中原进入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军阀割据时期。
不系舟 Non-moored boat
延平梅山坡“府学书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