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源自“不系舟”微博《退休后重读书》

(2019-02-20 17:21:48)
标签:

杂谈

源自“不系舟”微博《退休后重读书》


      长期以来买了不少书,都搁在书橱里成了摆设。想把书本里的知识装进自己的脑袋又是另一回事。一般人很难做到。
      退休后,一下子清闲了,总得找点事做。于是我迷上了重读名著这项活儿。
      想把常年来买的那些书,凡是没读完或抽读的,一本一本地把它都读完。为此,我做了一个“十年读书计划”。每天要读多少页的书。做到一日书一日毕。我想有“愚公移山”的精神总会完成。
      同时每天写博文也要有材料,通过读书发现材料。这样也是一举两得。
      所谓重读,当然是以前也读过,但那时事情多,只能在工作之余抽空读。一部宏篇巨作,往往是断断续续地进行。有些外国名著甚至连人物的名字都记不全。一些精彩的细节也是囫囵吞枣。
       如今退休后有时间了,我要弥补这些缺憾。与时间赛跑。为了记住人物的名字,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每读一本书。书中出现的人物和地名,我都要把他们记下。并标注他们和其他人的关系。
      此外还会为这些人名地名建档,搞清楚他们的基本信息,以及出处。哪里来,最后又到哪里去?都一一加以记录。
      “经典剧场”常将中国历史名著重播,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梦楼》每年滚动地播放。每次播放,我都不厌其烦地重看。对于剧中“戏说”的部分,我都会去找原著进行比较。直到弄清楚为止。
      由于看了好几遍,以至于戏文中的台词,有些都会背。特别是《三国演义》,每个人物既有名字,还有字号。在剧情中,每个人物都以字号相称。比如曹操这个人物,原姓夏侯,名操,字孟德,小名阿瞒。他有时自称操,有时又自称“孤”。别人叫他孟德,尊称他“主公”或“曹公”。私底下又叫他“阿瞒小儿”或“曹孟德”。在古代把姓与字连用,实为不敬之称。
      我有一个同学姓曹,大家常跟他开玩笑,都叫他“曹孟德”,典故就出于此。所以每个人的姓名字都这么复杂,自然就增加了记忆的难度。
      外国的人名,对中国人来说也是头痛的事。尤其是俄罗斯人的名字,有本名,又有父名和祖姓。加在一起一大串,跟小孩玩的玩具火车一样,挂了好几节车厢。所以只能称他姓。
      《上海一家人》中,李若男的妹妹从美国回来,带着她的美国未婚夫,姓杜鲁门的。李家大妈一听到杜鲁门,就反问说杜鲁门不是美国总统吗?原来她按照中国人的姓名习惯。以为他姓杜,名鲁门。
      外国的地名也很复杂,幸好我懂外文,用中外文比较记地名就轻而易举了。
      退休之后,重读名著,我收获多多。既是对经典的回顾,更是对生活的调剂。一个人的脑袋,如果不去开发它,我觉得老化更厉害。这也是避免老人痴呆的一种办法。

      不系舟 Non-moored boat
         延平梅山坡“府学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