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源自“不系舟”微博《晚清再没钱,为何也要赶修前门楼子?》

(2019-01-14 20:04:22)
标签:

杂谈

源自“不系舟”微博《晚清再没钱,为何也要赶修前门楼子?》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打进北京城。驻扎在正阳门城楼上的英军印度雇佣兵,正好在正阳门楼上做饭。不慎失火,将正阳门楼给烧了。除了城楼底座及门洞残存外。周围一片狼藉,有国门之称的正阳门,正如风雨飘摇中的大清帝国一样,丧失了最后一点尊严。
       正阳门命运多舛,自建成后,历史上它就曾几次惨遭焚毁。
      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正阳门箭楼失火,从傍晚一直烧到次日辰时。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城楼失火。  
      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箭楼又失火。
      同治五年(1866年)瓮城东门洞千斤闸自燃。
      不过,由于正阳门位置特殊,关乎国家体面。所以每次失火后,都被迅速地修复起来。从不拖延。
      可是,庚子这场惨祸,非同一般。八国联军不但占领了京城,连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都逃到西安去了。
      因此直到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两宫回銮时,清政府仍没有对正阳门做任何修复。那时实在也拿不出钱来。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一月,在西安避难一年多的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回銮,返回北京。按计划,帝及太后从马家堡火车站下车后,銮驾要从永定门往北走,通过正阳门回到紫禁城。
      可是正阳门这么“秃”着迎接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有失皇家体面。于是,官员们想了一个救急办法。让承修正阳门工程的厂商先在城门楼上,搭建一个临时的彩牌楼遮丑。
      当时接驾的直隶总督陈夔龙在《梦蕉亭杂记》中写道:“辛丑,两宫回銮有期,余奉命承修跸路工程,以规制崇闳,须向外洋采办木料,一时不能兴工。不得已,命厂商先搭席棚,以五色绸绫,一切如门楼之式,以备驾到时,藉壮观瞻”。据云,彩牌楼扎得异常精美,引来众多百姓观看。
      不过,路过正阳门的慈禧太后看到这个“山寨版”的国门,心里很不是滋味。回宫后,她便下了一道懿旨:“门楼为中外观瞻所系,急需修建”。可是修正阳门需要大把大把的钱,刚逃难回来的慈禧太后囊中羞涩,上哪儿去弄钱呢?
       于是她又下了一道命令,“全国二十一个行省,大省报效两万,小省报销一万”。这才有了钱重建前门楼,挽回皇家一点颜面。
      据直隶总督袁世凯和顺天府尹陈壁上的《修正阳门工程奏折》记载:“光绪廿八年(1902年)十一月廿六日开工,三年完工。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五月全部报齐。大楼工料价足银二十七万四千二百二两四钱二分,箭楼工料价足银十五万五千六百九十八两八钱七分,两项共计工料价足银四十二万九千九百一两二钱九分”。
       不过花费举国之银,重建的正阳门,后来落入美国人之手。正阳门城楼及东侧城垣,成了美军兵营及使馆边界。美国人还在城楼及城垣上站岗,盘查进出城门的车马行人。上下正阳门楼也须得到他们的批准。直到民国以后,美国人才把正阳门交还给民国政府。

      不系舟Non,-moored boat
      撰于延平梅山坡“府学书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