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从统摄四方到摄用归体的世界大同秘旨
(2023-07-20 08:32:08)分类: 儒学与哲学 |
十字:从统摄四方到摄用归体的世界大同秘旨
钟阳
西方有著名的圣乔治,以屠龙而成为圣徒和保护神,而他屠杀的龙一般被认为是绿色的。西方世界对绿色这种新生颜色是充满恐惧的,其影射的是东方的新兴回教。据说龙血形成了十字形状,据此设计了圣乔治旗,进而成为英国国旗的素材。这种十字形龙血是一种神圣(基督教十字架)的嗜血,十字军东征的精神鼓舞从此而出。“绿”五行属木代表东方,所以东西方文化的交战是宿命所在。基督徒很多人戴一个十字架,据说是缅怀在十字架上受难并拯救人类的耶稣基督。总之,十字架在西方文化中充满血腥气息。
那么十字含义到底是什么呢?《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云:“判十字以定四方,……印持十字,融四以合无。”,也就是说,十字可代表统摄四方,摄用(四方)归中心体(无)。这与河图和洛书中心的十字,具有相同含义,而与杀人的十字架无任何关系。河图洛书是易学的源头,也是中国文化的源头。景教把十字看成十分神圣也就可以理解了,后世基督教承接此精神,征战四方,纵横天下,建立西方中心论,可谓合乎“判十字以定四方”,只可惜走向外用之极端,而未能领悟“印持十字,融四以合无”,未达摄用归体之旨。
所以,近代基督教来到中华之后,不断吸收中华文化,最终由中国接力,把西方已经推进形成的争战纷纭的地球村逐渐改造成和平的地球村。所以基督教中国化,也就是实现“印持十字,融四以合无”之旨。总之,可谓欧亚接力,分接两段,共臻世界大同。而通向大同之路,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是西方的两条脚,最后的中国化才是目的地。基督教从征服东方,走向回归东方、融入东方,是它的文化宿命。
佛教的万字符是法用变化的纲纪,代表了包罗万象之义,体现了真如能生万法之旨,故能补中国文化心性之不足。但万字符中心也是十字,合河图洛书中心的十字,而基督教的十字是统摄四方,摄用归体之义,可被中华文化器用之不足。两者一阴一阳。中印西三学都于十字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