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理解“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句话?
(2022-09-03 10:02:19)
标签:
佛学 |
分类: 问答释疑 |
1/如何理解“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句话?
这是因为大道的特点是无为无住的,它如流水从不间断,一直在起变化着。即使是表面不动,其内在也在不停地新陈代谢着,一切事物都在成住异灭地演变着。
所以,我们做事时,应学会契合大道,应学会无所住。一旦有所住,就会生贪嗔痴,就会入佛家讲的三界六道之轮回。
有所住,是烦恼痛苦之源;
有所住,就是执着造作;
有所住,就不是圣人的解脱自在。
我们有心有觉知,让心意觉知如流水般流淌着,是一件很快乐自在的事。好比你日子充实忙碌,就觉得快乐;好比你心情不好时,常压抑时,就去跑步,去做事让自己无所住,入大道无所住的轨道中,心情就舒畅许多,就能解决很多问题。
物来则应,事去不随,不入胡思乱想中,不生一大堆杂念,清明无念,明朗不散乱,入无所住,才是真正的修行。
一切修行之法,都是围绕这个无所住而展开.
2/随缘,就是大修行。
随缘,是圣人之行。
随缘而过,是得道者合道者之所为。
一切皆缘起,缘起本是性空的,故应随缘。
缘起本如梦,追求梦中事是不理智的,故应随缘。
随缘,是不造作而无为;
随缘,是大修者所为,它是真正的修行。
随缘,就是好好地工作生活而不刻意。
随缘就是随顺如来。
在家修行是随缘,出家修行也是一种随缘,怎辨别是不是随缘呢?
我们凡夫的随缘,都是在随顺坏习气,都是随着业力转。一遇到点小利,经常就争就抢;遇到被人的攻击,就跳起来大发脾气;遇到对己真正有益的,就不识不懂。所以,我们谈不上随缘,我们都是在随着烦恼转,都是在六道中轮回着。
我们的随缘,大多都是口头禅,不过是喊着装圣人装清高。
那要怎么做,才算真随缘。
答:随缘是一种大修行。要修行,得先学习,学圣人的品德,学好正确地人生观和世界观,要走正道,入正知正见正行正念正思正业正语。
等入了正轨后,再讲随缘;等我们学法熟练了,转心转性转时转透了,再随缘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