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见五蕴皆空,怎么“照”?
(2022-09-03 09:58:22)
标签:
佛学 |
分类: 问答释疑 |
问:请教老修行们:心经里“照见五蕴皆空”这句话是讲修行者,要如何照?用什么照?照哪里?到底怎么才能“照见五蕴皆空”?
答:
照,有人说用发呆而照,不再用头脑思考,无我而发呆起照,这样讲是有些道理的。
照,有的说用眼睛照,用眼见性,用眼起性照,这性照,它非眼不离眼,这方法指在色相上起照,也有道理。
但是这些是有为法之修,是方便法。
从修行的原理讲,心经之照,它应该是智慧之照,是用心眼照,是用智慧之眼在起照,照内照外照一切觉知。
修行,是为了契合无为。当你的义理通达到一定程度,智慧足够了,那个照就出现了,不照而自照,无为而照,内外齐明,而一切照旧,只是认知改变了,这时那个无疑无惑、非常肯定的照就出现了。
这里的五蕴,它涵盖着我们对宇宙人生万物的认知。当我们的认知改变了,当我们彻了人生如梦,当我们彻了一切本无法本无我,就自然照见五蕴皆空了。
所以,要照见五蕴皆空,还是得多闻多思多体会,应该好好去学法明白啥是空。
空,它不是一无所有。
空,它不是如太空一样死寂。
空,应该是如梦如幻,梦中事是非有非无的。
空,应该是不执着无所住。当我们能自然放下一切追求,非刻意的自然的歇下妄心,入无为无执无作,这样才算真懂空,才能发现那个俱生的照。
空,应该指妙有。当我们真正做到五蕴皆空了,就会发现就会照见自己的感官六根,它们一直在起神通起妙用,这一点也不神秘无遮隐。这时,就会明白一句名言:平常心即是道。这时就明白,要照见五蕴皆空不难,难的是我们的执着心贪欲心追求心歇不下来。
照见五蕴皆空的前一句是,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其意思是讲,要照见空,应修行深入般若智慧到一定程度时。所以,修行,不要急,应一辈子修,不要管那个“照性”啥时候出现。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