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得自心,看清楚自心的微细运作
(2022-05-08 16:10:12)
标签:
杂谈 |
分类: 基础教理 |
学佛修行,不是洗脑,而是看要清楚自心的特点和运作。
识得自心、安住于自心中,是修行的的主要工作。我们已在迷茫中生活了无量劫,习气习惯已根深蒂固了。故识得自心,需要从多方面躲角度进行观照熏转,不要悟一点点“即心即佛”就满足了。
自心与一切的关系是怎样的;空无的自心是如何演变出这一切的;怎样做到无我,而一切照旧;看清楚呼吸,能于一呼一吸时遍虚空尽法界。识透自心、看清楚自心的微细运作,是需要多生多世的努力。
时间,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皆是自心所现。应识自心,不要被白天黑夜所转,应永日如夜,应永夜如日。春夏秋冬亦是自心所现,应识自心,不要被四季现象所转;
空间,眼前当下的宇宙山河大地等空间,亦是自心所显。大小粗细等,皆是自心所现;
你我他、有情和无情,它们本是一体的,皆是一体之自心所现。应识自心,应入整体之运作中;
财色名利等一切,皆是自心中的浮云,不可迷不可追不可执,应识自心,应安住于不可得之自心中;
来来去去、生生灭灭、起起落落,皆是自心中的现象,不可自心取自心,不可为捡芝麻丢了西瓜,而忘了自心;
色声香味触法等皆是自心中之现象,不要忙于分别而忘了自心;
生老病死,亦是自心所现;
吃喝拉撒睡,亦在自心中;
开眼闭眼、见黑见明;闻声、见色的切换;外景、内念的切换;不动的自心如何现出当下的动?空无的自心如何现出眼前的万有?都要看清楚。
一切眼界意识界等,亦是自心所现;
修行中,见光见佛、见神秘奇妙之境界时,别执著高兴而忘了自心;四禅八定等境界皆不可取,一切三界现象,唯是自心所现;
自心之体,是空寂如梦的,它可大可小,它可有可无,它实是不可言喻的;
自心之用,是灵妙的,它的特点是,不可得不可住不可取;
识得自心,不忘自心,贪嗔痴自然变淡,自然不会执著而产生苦恼。安心、观照自心,自然自在解脱;
是谁在吃饭,是谁在说话行走?是虚空,是本能是性能,是因缘,是自心!
……
对每个运作,观照它千次万次,看清楚了,才能放弃以前的执著,才能化除无量劫的坏习气。
欲微细观照自心的运作,应依如下要点行持:
1/无言默行,禁言。
2/长时间独处,能让静坐或者静站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3/长久地持戒,简单地生活。
4/无思,远离世俗的分别,不胡思乱想。
5/入经藏,依义依法而观照。
起信论云:若修止者。住于静处,端身正意,不依气息,不依形色,不依于空,不依地水火风,乃至不依见闻觉知,一切诸想,随念皆除,亦遣除想。以一切法,本来无相,念念不生,念念不灭。亦不得随心外念境界,复以心除心。心若驰散即当摄来,住于正念。是正念者当知唯心,无外境界。即复此心亦无自故相,念念不可得。
心能转物,即同如来;如果被物所转,就是让自心中的现象所迷所骗,就不识自心如来,就不是修行。
随缘而观,依义认识自心,才是看清楚自心的微细运作。
不是一悟就能永恒地安住于自心,而应入法住法依法观照自心的运作,等养法习成法性后,再弃法无作无为,随缘入之自心之运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