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圆觉经》:如何实修而开悟?

(2022-04-29 21:25:49)
标签:

杂谈

分类: 经典论义


1
圆觉菩萨在大众中,问佛:
 
世尊,我等今者已得开悟,若佛灭后,末世众生未得悟者,云何安居,修此圆觉清净境界,此圆觉中三种净观,以何为首。
 

 
佛答:
善男子,一切众生,若佛住世,若佛灭后,若法末时,有诸众生具大乘性,信佛秘密大圆觉心,/修此法者应具大乘根性,应信自心本圆本觉。
欲修行者,若在伽蓝安处徒众,有缘事故随分思察,如我已说,/真想修行,可分为两种:一是在家事多、因缘复杂,应随缘多闻多思观察此经所讲之义理;
若复无有他事因缘,即建道场,当立期限,
1/
若立长期,百二十日,/如果没事很闲,应建一道场,应定目标设期限。可分三种,第一立120天的闭关期限。
2/
中期百日,
3//
下期八十日,安置净居,若佛现在,当正思惟,若佛灭后,施设形像,心存目想,生正忆念,还同如来常住之日,悬诸幡华,
经三七日,稽首十方诸佛名字,求哀忏悔,遇善境界,得心轻安,过三七日,一向摄念。/首先应修忏悔,深刻忏悔自己的贪嗔痴;只要能忏悔歇下妄心,自然能遇善境界,自然一片轻安;忏悔21天后,自然能摄修念头不乱想。


 
若经夏首三月安居,当为清净菩萨止住,心离声闻,不假徒众。/应入菩萨之清净自在,不应住声闻的空寂快乐,不要被眷属缚住。
 
至安居日,即于佛前作如是言:我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某甲,踞菩萨乘,修寂灭行,同入清净实相住持,以大圆觉为我伽蓝,身心安居平等性智,涅槃自性无系属故,/应发愿入菩萨之寂灭无住之行,应契合自性之平等圆照、无系无缚一切,安住一切清净实相中。
今我敬请,不依声闻,当与十方如来,及大菩萨,三月安居,为修菩萨无上妙觉大因缘故,不系徒众。/应乞求十方如来加持,应乞求大菩萨加持,一心于契合无上之妙觉
 
善男子,此名菩萨示现安居,过三期日,随往无碍。/21日后,能契合无碍之自性。
 
善男子,若彼末世修行众生,求菩萨道入三期者,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修此闭关者,应当清楚,开悟是悟得:一切境界皆不可得,一切所闻所知所感境界皆不可取。



 
善男子,若诸众生修奢摩他,先取至静,不起思念,静极便觉,如是初静,从于一身至一世界,觉亦如是。
 
善男子,若觉遍满一世界者,一世界中有一众生起一念者,皆悉能知,百千世界亦复如是,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即使你静到能觉知一切世界众生的起心动念,也要清楚,开悟是悟得一切皆不可得不可取。
 
善男子,若诸众生修三摩钵提,先当忆想十方如来十方世界一切菩萨,依种种门,渐次修行勤苦三昧,广发大愿,自薰成种,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除了修静断烦恼,亦可深入经藏,广学一切菩萨的种种法门,而熏转成菩萨种性。但是,一定记住,开悟是悟得一切皆不可得不可取。
 
善男子,若诸众生修于禅那,先取数门,心中了知生住灭念,分齐头数,如是周遍四威仪中,分别念数无不了知,渐次增进,乃至得知百千世界一滴之雨,犹如目睹所受用物,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是名三观初首方便。/实修的第三法是修禅,禅者心即佛也要看清楚念头,不执不随,明了时时处处皆在自心,于行住坐卧,心中了知念头的生住灭,从不散乱,分清其是色是声是触是香是味是念,入细微处,连百千世界一滴之雨看得也清楚。但是,一定记住,开悟是悟得一切皆不可得不可取。


 
若诸众生遍修三种,勤行精进,即名如来出现于世。/最好是遍修三种、勤行精进,这样才是如来之行。
若后末世钝根众生,心欲求道不得成就,由昔业障,当勤忏悔,常起希望,先断憎爱嫉妒谄曲,求胜上心,三种净观随学一事,此观不得,复习彼观,心不放舍,渐次求证。/修行,应先断憎爱嫉妒谄曲,当明了贪嗔痴深重、习气难除,这些是求道开悟不得成就的主要原因。上面讲的三观:观静,观本圆本净,观自心,应圆融而修、灵活而修。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圆觉汝当知,一切诸众生,
欲求无上道,先当结三期。
忏悔无始业,经于三七日。
然后正思惟,非彼所闻境。
毕竟不可取,/开悟是悟得一切所闻境界,皆不可取。
奢摩他至静。
三摩正忆持,禅那明数门。
是名三净观,若能勤修习。
是名佛出世,钝根未成者。
常当勤心忏,无始一切罪。
诸障若消灭,佛境便现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