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医草【4954】简解《伤寒论》之二六八《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之一·总一七九》

2025-10-09 10:30:26

【1】原文“问曰:病有太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有少阳阳明,何谓也?答曰: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正阳阳明者,胃家实是也。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烦实,大便难是也。”(第一七九条)【2】这一段话的意思是:问:有太阳阳明病,有正阳阳明病,还有少阳阳明病,这是什么意思呢?答:所谓的太阳阳明病,主要说的是关于脾的问题,即“脾约证”。所谓的正阳阳明病,主要说的是关于整个胃系统的问题,即“胃家实证”。所谓的少阳阳明病,主要说的是已经出了汗、小便也正常,但是胃里面燥热、有实邪而出现大便困难的问题。【3】对本段的简单解释。本条文是《伤寒论》中关于“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的第一篇。也就是讨论“阳明病”的第一条。首先提出并介绍了三个概念:即太阳阳明、正阳阳明、少阳阳明。一般来说,阳明病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由太阳病转变而来,叫太阳阳明病。主要原因是太阳病误治所引起,包括过度发汗、误用吐、下、利小便等方法。结果伤了脾阴,从而损耗了津液、化热化燥而导致大便秘结所形成的太阳阳明病。二是外邪直犯阳明,叫正阳阳明病。主要原因是平时胃肠就有内热,外邪入里,化燥成实导致的大便不畅所形成的正阳阳明病。三是由少阳病转变而来,叫少阳阳明病。主要原因是少阳病误治所引起,包括误用吐、下、利小便等方法。结果损耗津液、化热化燥而导致大便秘结的少阳阳明病。本条文把三者的病机讲的清清楚楚:太阳阳明病属于太阴脾约。正阳阳明属于阳明燥结。少阳阳明属于少阳火郁灼津。对这三种病证,总的治法原则是:太阳阳明病应该采用润肠的办法以通大便;正阳阳明病应该采用泻下的方法以通大便;少阳阳明病应该采用和解少阳兼攻下的综合治法以通大便。2025.10.9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