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医草【4948】简解《伤寒论》之二六二《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总结之一》

2025-09-22 11:12:37

1】《伤寒论》以“六经”辨证为主线,大的分类是:辨太阳病脉证并治阳明病脉证并治少阳病脉证并治辨太病脉证并治少阴病脉证并治厥阴病脉证并治其中,太阳病脉证并治篇”是整个《伤寒论》中的核心部分。《伤寒论》中的“伤寒论·太阳病脉证并治”一共介绍了178个条文。主要讲述的是“太阳病”及其病变变证。包括:(1)太阳表证的太阳中风表虚证、太阳伤寒表实证、太阳温病。(2)太阳里证的蓄水证和蓄血证。(3)太阳病变证的热证、虚寒证、阴阳两虚证、结胸证、脏结证、痞证、火逆证等。(4)太阳病类似证的风湿证等。【2】《伤寒论》里所指的“太阳”,主要指的是足太阳膀胱经、手太阳小肠经这两经,和膀胱与小肠这两腑。本篇主要是围绕这两经和两腑相关的疾病及其变证进行的讨论。《伤寒论》的整个理论依据认为,太阳的阳气作用于体表皮毛、腠理、肌肉等部位。因为体表直接与外界环境接触,如果在表的阳气被外来的风邪寒邪湿邪气所伤,那么,正气与邪气的相互交争部位在体表,由此表现出来的病证太阳病这样就有了如下定义:第一,太阳病病位体表。第二,太阳病成因主要是风寒外袭。第三,太阳病脉象为主要鉴别对象。第四,太阳病的主要症候是:疼、脖颈僵硬疼痛、怕冷第五,由此提纲挈领概括出来的太阳病提纲是: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3】关于太阳病提纲的简单说明。第一,因为人体受寒后气血率先被调动到体表去与外抗争,所以手轻轻搭在寸口处就能感受到脉搏的跳动。因此说,“脉浮”是太阳病的主要标志之一。换句话说就是,“浮主病在表”。第二,脖颈的后面是足太阳膀胱经经过的地方因为风寒邪气侵袭太阳经,导致经脉不畅、经气不利,所以就会出现头项强痛的症候。因此说,“头项强痛”是太阳病的又一重要标志。第三,由于寒邪首先侵袭体表,导致体表血管收缩,血液供应量因此减少,从而得不到足够的能量供应,这时就会有怕冷的表现。这样,“恶寒”就成为了太阳病的第三个重要标志。【4】太阳病的特点是:第一,大多情况是因为外邪侵袭所致。第二,因此在整个发病过程中属于疾病的初期阶段。第三,病位通常是在一身之表。第四,病性多数情况下属于阳性。2025.9.22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