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医草【4867】简解《伤寒论》之一八三《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之一二四》

2025-06-18 10:04:40

【1】原文“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抵当汤主之。”(第一二四条)2】这一段话的意思是:病人患有太阳病即感冒六七天了,仍然有表证存在,脉微不浮而转为沉,说明病邪已经入理。此时的病人并没有出现“结胸”的症候,但却出现了发狂的症状,这说明热邪到了下焦。此时,病人的少腹部应当是硬而胀满。因为病人小便正常,这说明和“蓄水”没有关系而是和瘀血有关的疾病。所以,只要能破除血瘀,病情就会有所好转。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太阳表邪循经入里化热,把瘀热聚集在了下焦的缘故。3】对本段的简单解释。本条文主要讲的是中医理论中的“蓄血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解释。第一,如果感冒还没有好表证仍在,但脉象虽微却沉,又没有结胸症状,而且还表现出发狂的症候,说明热邪向内转移到了下焦。病人就会出现少腹又硬又满胀的感觉。第二,因为病人小便正常,则说明病人不是气分出的问题而是病在血分。这样,通过破除血瘀的治法,病情就会随之好转。第三,此时最好让病人服用的就是“抵挡汤方”。【4】在《伤寒论》中,把“太阳病”分成经证和腑证两大类当太阳表邪不解,邪气循经进入到腑的时候,就出现太阳腑证”。而太阳腑证气分血分两大类气分出现问题的太阳蓄水证”。血分出现问题的叫太阳蓄血证”。简单来说,太阳蓄血证的病因是:风寒感冒没有及时治愈,邪气由表入里,化为热邪,传入下焦并和瘀血互结,从而引起气血运行受阻,出现少腹硬满疼痛、神志躁狂等症状。因为与“血”及“血室”有关,所以中医认为这就会影响到男子的膀胱和女子的胞宫。也就会出现小腹不适拘紧疼痛的症状。前面第106条讲的就是“太阳蓄血证”的成因、病机和治法原则。本条文讲的也是“太阳蓄血证”的问题。【5】本条文提出了一个新的名词,叫“结胸”。这是一个“证候名”,意思是实邪结于胸膈脘腹部位,以胸膈脘腹部位硬满疼痛为主症的证候。2025.6.18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