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医草【4858】简解《伤寒论》之一七四《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之一一七》

2025-06-03 11:17:58

【1】原文“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更加桂枝二两也。”(第一一七条)2】这一段话的意思是:对于感冒的病人,用烧针的办法进行针刺去让病人发汗。结果,针刺的地方被感染了,即“被寒”,出现了又红又肿的核块。因为烧针逼迫病人迅速汗出,又伴有受惊恐慌的心情,所以,心阳受到损伤,下焦寒气乘虚向上逆袭,而出现了一股从少腹向心胸冲撞的寒气,即“奔豚证”。遇到这样的情况,先在已经红肿的核块上做一壮艾灸,目的是温散寒凝聚结起来的邪气;同时,服用“桂枝加桂汤”。而且,把“桂枝加桂汤”中的桂枝再多加二两。此时服用该方剂的目的是为了平冲降逆,扶助心阳。3】对本段的简单解释。本条文讲了两个问题。用烧针针刺病人的目的是为了发汗,结果用法不当出现了感染,加之病人又恐又惊而出现了奔豚证。面对这种情况,张仲景指出了两种应对方案:其一是,在红肿处继续用艾柱艾灸,以毒攻毒,起到温散寒凝之邪气的作用。其二是,服用“桂枝加桂汤”以补助心阳、降逆冲气。2025.6.3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