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医草【4856】简解《伤寒论》之一七二《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之一一五》
2025-05-30 10:28:36
【1】原文“脉浮,热甚,而反灸之,此为实。实以虚治,因火而动,必咽燥、吐血。”(第一一五条)【2】这一段话的意思是:病人的症状是脉浮,热甚。这是典型的表实热证。即“此为实”。现在反而用艾灸温补阳气的方法去医治,这就是把实证当作虚证来治疗了。结果就是火邪内攻,上灼阳络,动血伤阴。随之也就必然会出现咽喉干燥乃至吐血的症候。【3】对本段的简单解释。本条文非常严肃的指出,用治疗寒证的方法治疗热证、用治疗虚证的手段治疗实证,这是非常错误的做法。其结果必然是动血伤阴。动血就会引起吐血,伤阴就会引起咽躁。【4】本条文和第110、第111、第112、第113、第114条文讲的都是误用火疗或者火疗不得法以后带来的后果。第110条火疗引起的症状是“反躁。大汗出。火热入胃,胃中水竭,躁烦必发谵语。其汗从腰以下不得汗,欲小便不得,反呕、欲失溲、足下恶风。大便硬,小便当数,而反不数及不多”。第111条火疗引起的症状是“血气流溢,失其常度。其身发黄。阳盛则欲衄,阴虚小便难。阴阳俱虚竭,身体则枯燥。但头汗出,剂颈而还。腹满微喘,口干咽烂,或不大便,久则谵语,甚者至哕,手足躁扰,捻衣摸床”。第112条火疗引起的症状是“亡阳。惊狂。卧起不安”。第113条火疗引起的症状是“谵语”。第114条火疗引起的症状是“其人必躁。必清血”。第115条火疗引起的症状是“咽燥。吐血”。2025.5.30
薰医草【4856】简解《伤寒论》之一七二《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之一一五》
【1】原文“脉浮,热甚,而反灸之,此为实。实以虚治,因火而动,必咽燥、吐血。”(第一一五条)【2】这一段话的意思是:病人的症状是脉浮,热甚。这是典型的表实热证。即“此为实”。现在反而用艾灸温补阳气的方法去医治,这就是把实证当作虚证来治疗了。结果就是火邪内攻,上灼阳络,动血伤阴。随之也就必然会出现咽喉干燥乃至吐血的症候。【3】对本段的简单解释。本条文非常严肃的指出,用治疗寒证的方法治疗热证、用治疗虚证的手段治疗实证,这是非常错误的做法。其结果必然是动血伤阴。动血就会引起吐血,伤阴就会引起咽躁。【4】本条文和第110、第111、第112、第113、第114条文讲的都是误用火疗或者火疗不得法以后带来的后果。第110条火疗引起的症状是“反躁。大汗出。火热入胃,胃中水竭,躁烦必发谵语。其汗从腰以下不得汗,欲小便不得,反呕、欲失溲、足下恶风。大便硬,小便当数,而反不数及不多”。第111条火疗引起的症状是“血气流溢,失其常度。其身发黄。阳盛则欲衄,阴虚小便难。阴阳俱虚竭,身体则枯燥。但头汗出,剂颈而还。腹满微喘,口干咽烂,或不大便,久则谵语,甚者至哕,手足躁扰,捻衣摸床”。第112条火疗引起的症状是“亡阳。惊狂。卧起不安”。第113条火疗引起的症状是“谵语”。第114条火疗引起的症状是“其人必躁。必清血”。第115条火疗引起的症状是“咽燥。吐血”。2025.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