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学习《道德经》之四十一
2025-01-08 15:08:42
《道德经·第四十一章》【1】原文:“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德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2】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1)对于那些境界最高的人来说,他们听到了“道”以后,就会领悟到“道”的道理,因此会努力遵循着“道”的法则去实践去行事。而对于那些中等境界一般的人来说,他们听到了“道”以后,对“道”的认识还是一知半解,对其原理将信将疑。对于那些悟性极差谈不上什么境界的人来说,他们听到了“道”以后,根本弄不明白“道”在说啥,只是哈哈大笑对此不屑一顾。说实话,对于这些愚笨的人来说,不被他们嘲笑讥讽的“道”那才不是真正的“道”呢。(2)古时的《建言》就曾说过:“真正的光明有时候看起来有些晦暗;真正的前行有时候看起来是在倒退;真正平坦的大道有时候看起来凹凸不平。最高的大德被喻为是低洼的山谷。最大的白被认为有污垢的存在。真正的广德看起来就好像并没做到位;很有建树的人看起来好像很是普通;质朴的大德其实一直在不停的发生着变化。最大的方形其实看不到它的棱角;最大的器物其实都是在最后才能完成;最大的声音其实几乎什么也听不到的;最大的形象其实什么也看不到。”(3)“道”看上去是幽隐的,而且又没有名字。但是“道”却能施恩万物辅助万物并最终成就万物。2025.1.8
第二次学习《道德经》之四十一
《道德经·第四十一章》【1】原文:“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德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2】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1)对于那些境界最高的人来说,他们听到了“道”以后,就会领悟到“道”的道理,因此会努力遵循着“道”的法则去实践去行事。而对于那些中等境界一般的人来说,他们听到了“道”以后,对“道”的认识还是一知半解,对其原理将信将疑。对于那些悟性极差谈不上什么境界的人来说,他们听到了“道”以后,根本弄不明白“道”在说啥,只是哈哈大笑对此不屑一顾。说实话,对于这些愚笨的人来说,不被他们嘲笑讥讽的“道”那才不是真正的“道”呢。(2)古时的《建言》就曾说过:“真正的光明有时候看起来有些晦暗;真正的前行有时候看起来是在倒退;真正平坦的大道有时候看起来凹凸不平。最高的大德被喻为是低洼的山谷。最大的白被认为有污垢的存在。真正的广德看起来就好像并没做到位;很有建树的人看起来好像很是普通;质朴的大德其实一直在不停的发生着变化。最大的方形其实看不到它的棱角;最大的器物其实都是在最后才能完成;最大的声音其实几乎什么也听不到的;最大的形象其实什么也看不到。”(3)“道”看上去是幽隐的,而且又没有名字。但是“道”却能施恩万物辅助万物并最终成就万物。202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