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学习《道德经》之二十二《道德经·第二十二章》

2024-12-30 15:08:14

1】原文:“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2】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1)弯曲是为了保全自己。不直是为了以后的更直。只有低洼的地方才有充实填满的余地。只有把旧的破除掉了新的才有可能树立起来。欲望越少得到的就会越多。欲望越多便令人越会感到困惑。(2)如果是圣人的话,他就应该秉承这样一种处世理念。具体来说便可达到如下效果,即:越是不自我表现,就越是能看明白事理;越是不自以为是,就越是能彰显自己的才华;越是不自吹自擂,就越是能得到别人的认可;越是不骄傲自大,就越会受到他人的尊重并被推举为领导者。正因为圣人们从来都是在做好自己而不是为了与别人相争,所以,便没有任何人能争得过他。(3)古人曾经说过的“弯曲即可保全”这句话怎么能说是一句空话呢?所以,天下之所以没人能争得过你都应该归因于你秉持的的这种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的这一处世哲学2024.12.30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