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学习《道德经》之十三《道德经·第十三章》

2024-12-25 13:37:10

1】原文:“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2】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1)得宠的时候像受到了惊吓、受辱的时候也像受到了惊吓,这就是把得失宠辱看的太重的缘故,这种过分看重得失宠辱的心态会殃及到身体或生命。(2)什么是“宠辱若惊”呢?具体来说就是,得宠被认为是光荣,受辱被认为是卑下。其实,无论得到什么都会有一种受到惊吓的感觉,无论失去什么也同样会有一种受到惊吓的感觉。也就是说,不管得到什么或者得到多少、也不管失去什么或者失去多少,有一种“受惊”的感觉种对得失的过分关注就叫做宠辱若惊”。(3)什么是“过分看重得和失而会殃及到身体呢?”我之所以过分的看重得失和宠辱是因为我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如果我不去顾及我的身体,我何必患得患失呢?(4)所以,只有那些把自己的生命看的和天下一样重要、以天下为己任置得失于度外的人,才可以把天下的治理权寄付给他。只有那些对天下有爱心爱意的人,才可以把天下的治理权托付给他。2024.12.25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