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学习心得之补二十八(总二九八)关于“圣人”(上)

2024-12-03 12:40:47

1】老子在《道德经》中常常提到的一个名词是“圣人”。所以有必要把老子笔下的“圣人”做一个说明。【2】在老子眼中,“道”是大到无形的一个浑浊体,“道”从哪里来的、怎么来的没有人能说得清楚、也说不清楚。但是,有一点却是没有争议的,这就是,“道”先于一切的一切而出现,包括先于天地、上帝、万物、圣人、人等。老子在第四章中就说到“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3】应该说,“道”和一切的一切不属于一个层次。如果把“道”看作是“母”的话,那一切的一切则都是“子”。所有的“子”都是由“母”所生。也就是“道生万物”。问题是,“母”是怎么来的,没有人能说得清楚,老子也没有清楚的说明。所以,老子就先把这个“母”暂时起了一个名字叫做“道”。【4】当老子给“道”起了名字以后,便开始解释“道”对万物的影响。但是,“道”究竟是怎么样对万物起作用又是通过什么产生影响的,老子觉得很难说清楚。因此,老子想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这就是“通过一个明白道、对道有所悟的人”去模拟道、代表道,去发挥道对万物的决定作用。老子像给“道”起名字一样,也给这个“明白道、对道有所悟的人”起了个名字,这个名字就叫“圣人”。这样,老子就把“道”和包括人在内的“万物”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这个桥梁就是“圣人”。老子所说的“道”的很多看不见的力量和作用,就是通过“圣人”来传递和体现的。【5】在《道德经》中,老子关于“圣人”的说法虽然在不同的场合和语境下有所不同,但是,有三点是可以确定的,这就是:第一,“圣人”是“道”的化身,在某些场合也可以把“圣人”看作是“道”本身。第二,“圣人”仍然是“人”,但不是普通人,而是“悟道之人”。第三,“圣人”并不是普通的“悟道之人”、不是一般老百姓,而是掌握了一定权力、并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人。2024.12.3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