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学习心得之补二十六(总二九六)关于“静”(下)
2024-12-02 11:20:21
(5)在第四十五章讲的是“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这句话的意思是,运动和躁动能抵御寒冷。安静和平静就能化解暑热。清静安宁是天下的正道。这里讲的“静”讲的是“心平气和”的“平静”。(6)在第五十七章讲的是“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这句话是圣人自己说的,即:我如果不处心积虑的去刻意做我想做的事,那老百姓就会依靠自己的努力去发展。我如果心无邪念心平气和,那老百姓就会自己把自己管理的很规矩很正派。我如果不要想入非非无事生非,那老百姓自己就会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使自己富裕起来。我如果什么奢侈的欲望都没有,那老百姓自己也就一定会保持的非常纯朴。这里“我好静”中的“静”指的是心无邪念、心平气和。(7)在第六十一章讲的是“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这句话的意思是:雌性动物通常是用它自己的“静”去战胜雄性动物的。因为雌性动物往往会运用它“静”的特征把自己摆放在下面的位置。这里所说的“静”指的是“不动”、“等待”、“耐心”的意思。【3】总之,老子讲“道”强调的是自然。老子所说的柔、弱、空、虚、无、静也强调的是一种自然状态,而与之对应的则是刚、强、满、实、有、动。其中的柔与刚、弱与强、空与满、虚与实、无与有、静与动之间的变化就是老子所说的“有无相生”即“形”的变化。2024.12.2
《道德经》学习心得之补二十六(总二九六)关于“静”(下)
(5)在第四十五章讲的是“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这句话的意思是,运动和躁动能抵御寒冷。安静和平静就能化解暑热。清静安宁是天下的正道。这里讲的“静”讲的是“心平气和”的“平静”。(6)在第五十七章讲的是“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这句话是圣人自己说的,即:我如果不处心积虑的去刻意做我想做的事,那老百姓就会依靠自己的努力去发展。我如果心无邪念心平气和,那老百姓就会自己把自己管理的很规矩很正派。我如果不要想入非非无事生非,那老百姓自己就会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使自己富裕起来。我如果什么奢侈的欲望都没有,那老百姓自己也就一定会保持的非常纯朴。这里“我好静”中的“静”指的是心无邪念、心平气和。(7)在第六十一章讲的是“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这句话的意思是:雌性动物通常是用它自己的“静”去战胜雄性动物的。因为雌性动物往往会运用它“静”的特征把自己摆放在下面的位置。这里所说的“静”指的是“不动”、“等待”、“耐心”的意思。【3】总之,老子讲“道”强调的是自然。老子所说的柔、弱、空、虚、无、静也强调的是一种自然状态,而与之对应的则是刚、强、满、实、有、动。其中的柔与刚、弱与强、空与满、虚与实、无与有、静与动之间的变化就是老子所说的“有无相生”即“形”的变化。2024.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