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学习心得之补十二(总二八二)《道德经》关于“道”和“德”关系的解释

2024-11-26 13:43:14

1】后世对“道和德”的关系给过太多的解读。但是,在《道德经》中,老子对两者的关系只做过提纲挈领式的几点说明。第一,“道决定着德”。“道”指的比宇宙比天地比万物比人类还要早出现的那个说不清楚的混沌体。即老子在第二十五章所说的“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德”指的是万物的本真本色及其各自的自然面貌。因为“道”决定着万物、“德”是万物的本色表现,所以,“道”决定着“德”。第二 ,“道决定着德的样子和表现”。老子在第二十一章中非常直截了当地指出:“孔德之容,惟道是从”。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大德的样子或者说大德的表现,完全是跟随着“道”并由“道”所决定的。第三,“道决定万物而德丰富万物”。在《道德经》的第五十一章中,老子又讲了一句话叫“道生之,德畜之”。这句话的意思是,万物是依靠“道”的无形力量而生成的、是依靠“德”的无形特性而丰富的。比如水,它是依靠“道”的无形力量而形成的,但形成以后则是依靠“往低处流”这一“水之德”性而把水又丰富为水的。再比如花,它是依靠“道”的无形力量而形成的,但形成以后则是依靠“花开花落”这一“花之德”性而把花更进一步的丰富为花的。2】这样,《道德经》中关于“道”和“德”的关系可以归纳如下:(1)道和德不是一个层面的问题,道决定着德,而德决不可能反过来去决定道。(2)万物的本色及其外在表现即“德”,是由道所决定的。(3)“道”决定着万物的生死,但是“德”却会使万物在这一过程中更加丰富而充实。(4)“道”的无形力量是通过万物的“德”表现出来的。2024.11.26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