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学习心得之补三(总二七三)关于“道”之二

2024-11-23 10:26:27

1】通过对《道德经》前三十七章的学习,按照老子这三十七章的顺序,把老子关于“道”的思路整理一下:(1)“道”看不见摸不着听不见。“道”是说不清楚的。如果人们非要把他自己认为的这个“道”说清楚,那也只能说,他说的这个“道”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道”。(2)“道”先于天地先于万物而存在,但它究竟是怎么来的由谁所生,谁也不知道。(3)“道”的特点之一是“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也就是“道”是独立存在的、不发生变化的、周而复始的、永不停息的。(4)“道”的特点之二是:“道”从来都是按照自己本来应该有的样子即自己的本色去行事。(5)“道”的特点之三是:质朴、纯粹、渺小。(6)“道”的特点之四是:“道”之小,小到无处不在的至小无内。“道”之大,大到容纳万物的至大无外。(7)“道”的最大特点是“无为而无不为”,即看起来什么都没做,其实什么都做了。【2】总之,对“道”的理解可以归纳为:(1)“道”的第一个层次是:在人类所感知认知的世界里,万物都是在“道”之后才出现的。“道”创生万物、可容纳万物。“道”看不见摸不着,但无处不在无处不发挥作用。(2)“道”的第二个层次是:也可以看作是人们所说的“规律”。这个规律看不见摸不着,但无处不在。一切的一切都是在这个规律的作用下发生发展而来的。(3)人类仅凭借自己的能力,充其量只能多认识一点“道”的特点并最大限度地利用“道”,而绝不可能去改变“道”。(4)因此,谁多懂一点“道”或者说谁能多掌握一些“道”,谁就会更合理的去利用“道”的规律为人处事,谁也就有可能得到更多人的认可。(5)所以,“道”对人类也仅仅是对人类的本质要求是:顺应自然、无为而治。2024.11.23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