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学习心得之二(总二六二)关于《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下)
2024-11-11 15:36:38
【4】关于“韩非”和“老子”的关系。司马迁在《老子韩非列传》中,把韩非放在和老子齐名的文篇中一并介绍,而且对韩非的介绍篇幅远远超过老子本人,这是十分罕见的。因为根据司马迁的介绍,韩非是韩国公子之一,他喜好研究刑罚法律。他的学问理论根源于黄老学说。他和李斯都拜荀卿为师。韩非是法家的代表人物。司马迁之所以把韩非和老子并列放在一个《列传》中记述,究其原因,应该是韩非对老子《道德经》有着独特和杰出的贡献。韩非写有两篇关于《道德经》的著名文章,一篇是《解老》,另一篇是《喻老》,前者是对老子重要语句的解释,后者则是对老子重要思想用讲故事的方式所做的说明。据其他史料记载,韩非的生卒时间大概是在公元前的280年~前233年。这就是说,韩非子比老子和孔子晚了将近300年、比庄子晚了将近90年。【5】关于“司马迁的《老子韩非列传》中涉及的人物”。虽然篇名叫做《老子韩非列传》,其实一共涉及了五个人物,即:老子、孔子、庄子、申不害、韩非。如果从对人物介绍的情况来看:(1)司马迁对老子介绍的内容最为详细,不但介绍了老子,还介绍了老子的儿子李宗、李宗的儿子李注、李注的儿子李宫、李宫的玄孙李假、李假的儿子李解等。(2)司马迁对韩非介绍的内容最多、所占篇幅最大。除了介绍韩非的人物特点之外,还通篇引用了韩非子的《说难》一文。(3)对于庄子,司马迁只做了正常的评价和记述。(4)对于孔子,司马迁并没有专门介绍孔子的生平,只是叙述了一下“孔子问礼”的典故。(5)至于申不害,被介绍的更少,主要是因为他的学问也是来源于黄老学说,但由于他做过韩国的相,而且治理的国家非常成功,所以,司马迁把他也一并列入了老子的《列传》中。【6】顺便说一句,在这五个人物中,韩非和申不害都是法家的代表人物。被司马迁列入了和老子在一起的《列传》中,是有其原因的。这是因为他们的共同点是:其学问理论都是来源于黄老学说,而且在此基础上他们都发展和发挥了老子的思想。比如,韩非子就把老子所说的“道”变成了他笔下的“理”;同时把老子笔下的“圣人”演绎成了他所说的“帝王”。【7】总之,通过对司马迁《史记》中的《老子韩非列传》的学习,可以了解到:(1)老子的有关信息;(2)孔子“问礼”老子的典故;以及(3)作为法家代表人物的韩非子为什么和老子并列“篇名”和《列传》的原因。2024.11.11
《道德经》学习心得之二(总二六二)关于《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下)
【4】关于“韩非”和“老子”的关系。司马迁在《老子韩非列传》中,把韩非放在和老子齐名的文篇中一并介绍,而且对韩非的介绍篇幅远远超过老子本人,这是十分罕见的。因为根据司马迁的介绍,韩非是韩国公子之一,他喜好研究刑罚法律。他的学问理论根源于黄老学说。他和李斯都拜荀卿为师。韩非是法家的代表人物。司马迁之所以把韩非和老子并列放在一个《列传》中记述,究其原因,应该是韩非对老子《道德经》有着独特和杰出的贡献。韩非写有两篇关于《道德经》的著名文章,一篇是《解老》,另一篇是《喻老》,前者是对老子重要语句的解释,后者则是对老子重要思想用讲故事的方式所做的说明。据其他史料记载,韩非的生卒时间大概是在公元前的280年~前233年。这就是说,韩非子比老子和孔子晚了将近300年、比庄子晚了将近90年。【5】关于“司马迁的《老子韩非列传》中涉及的人物”。虽然篇名叫做《老子韩非列传》,其实一共涉及了五个人物,即:老子、孔子、庄子、申不害、韩非。如果从对人物介绍的情况来看:(1)司马迁对老子介绍的内容最为详细,不但介绍了老子,还介绍了老子的儿子李宗、李宗的儿子李注、李注的儿子李宫、李宫的玄孙李假、李假的儿子李解等。(2)司马迁对韩非介绍的内容最多、所占篇幅最大。除了介绍韩非的人物特点之外,还通篇引用了韩非子的《说难》一文。(3)对于庄子,司马迁只做了正常的评价和记述。(4)对于孔子,司马迁并没有专门介绍孔子的生平,只是叙述了一下“孔子问礼”的典故。(5)至于申不害,被介绍的更少,主要是因为他的学问也是来源于黄老学说,但由于他做过韩国的相,而且治理的国家非常成功,所以,司马迁把他也一并列入了老子的《列传》中。【6】顺便说一句,在这五个人物中,韩非和申不害都是法家的代表人物。被司马迁列入了和老子在一起的《列传》中,是有其原因的。这是因为他们的共同点是:其学问理论都是来源于黄老学说,而且在此基础上他们都发展和发挥了老子的思想。比如,韩非子就把老子所说的“道”变成了他笔下的“理”;同时把老子笔下的“圣人”演绎成了他所说的“帝王”。【7】总之,通过对司马迁《史记》中的《老子韩非列传》的学习,可以了解到:(1)老子的有关信息;(2)孔子“问礼”老子的典故;以及(3)作为法家代表人物的韩非子为什么和老子并列“篇名”和《列传》的原因。2024.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