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学习心得之二五四《道德经·第八十一章》(1)

2024-11-09 15:42:15

1】原文:“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2这一段话的意思是:(1)真实可信的话通常讲出来都不那么动听入耳,讲出来非常悦耳感人的话往往并不那么可信。善良的人不怎么爱辩解,喜欢辩解的人都不怎么善良。知识越多越渊博的人越不会去卖弄学问,喜欢卖弄学问的人一定是知识不够多的。(2)圣人从不积攒保留任何东西,越是帮助别人,自己就越是拥有;越是给予别人,自己就越是富足。(3)天道的法则是,对万物有利而不去伤害它们。圣人的处世原则是,帮助别人而不与他们相争。【3】对本章的简单解释。先看第一段:“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这三句话讲了“信和美、善和辩、知和博”这三者中两两对应的关系。老子认为,第一,凡事说实话办实事的人往往都不太会使用华丽的词藻,而那些口若悬河喜欢用漂亮语言的人往往不太可靠也不太可信。第二,凡事心地善良、达到很高境界的人通常情况下是不会与人争辩的,而那些喜欢与人争论能言善辩的人往往不那么善良质朴,也是达不到一定境界的。第三,真正有知识有内涵的人通常不会去卖弄学问显摆自己,而那些喜欢卖弄学问显摆自己的人往往并没有太多的知识也没有什么涵养。显然,老子在这里偏好的是美、善、知,而厌恶的则是不诚实、喜辩论、好自夸。2024.11.9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