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学习心得之二三七《道德经·第七十五章》(3)

2024-11-02 14:53:13

6】老子在第五十章中有过一段精彩的论述,原文是:“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这一段话的意思是:在一个人口群体中,大约有十分之三的人是长寿的;另有十分之三的人是短命的;还有一部分人本来可以长寿但却因为过度养生而死亡了,这部分人也占到了十分之三。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这是因为最后这部分人过分看重自己的生命和过分保养所致。从这一段文字中可以看出,老子一惯反对的就是违背自然规律的“过度而刻意的养生”。所以,老子在本章的最后便讲到,平平淡淡才是真,朴素而正常的生活比过度保养过度重视自己的性命更真实、更高明、也更高贵。其实,从整篇行文的风格和结构上来看,老子主要告诫的仍然是统治者,警告他们不要过分追求养生、不要“以生为”、不要“生生之厚”,不要因此而给百姓大众带来过多的痛苦和灾难。能做到这一点的人,才是“贤人”、才是“贵人”、才是“圣人”,也才会得到老百姓的爱戴和拥护。【7】对本章的总结。本章主要讲了两个大的问题。第一,社会造成的食不果腹、社会动荡、生不如死现象和念头的根本原因就是统治阶层的胡作非为。第二,为了社会安定也为了自身的健康,老子再一次正告统治者,不要整天想入非非、追求“生生之厚”,要回归到自然过正常人的正常生活。正常的生活方式利己利他,也远比过度追求养生追求长寿追求所谓的高质量生命的生活方式健康的多聪明的多也高贵的多。【8】《道德经》第七十五章的经典金句是:“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2024.11.2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