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学习心得之一九六《道德经·第六十三章》(3)
2024-10-21 15:19:58
【6】关于“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这句话最直接的意思是:圣人并没有觉得自己有多强大,也没有想着自己要把自己做到多么强大,但结果却是圣人反而成为了最为强大最受人尊敬和敬重的人物。这种“不去主动做什么,反而成全了什么”的表述是老子习惯性的写作方式,也是老子所要表达的一贯思想。比如在第七章中讲的:“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又比如在第二十二章讲的:“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还有在第二十四章中说的:“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7】关于本章的“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和第三十四章中的“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异同。这两章的这两句话非常雷同。相同之处是后半句,即“……为大,故能成其大”;不同之处则是句子的“主语部分”。也就是说,第三十四章的主语说的是“道”,本章的主语说的“圣人“。这样一来,第三十四章的意思就是:“道”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第六十三章的意思是“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老子的这种表述再一次说明了,在整个《道德经》中,老子把“道”和“圣人”以及“觉悟了道的统治者”看作为是“同一层次”的“同一类人”。在不同的章节中根据不同的语境和内容,老子会灵活选择这三个概念。不过,无论使用哪一个概念,都能表达出老子一贯如一的思想,这就是:无论是道、还是圣人、还是已经觉悟了的统治者,他们的特点就是“不刻意追求什么,反而能得到什么”。
2024.10.21
《道德经》学习心得之一九六《道德经·第六十三章》(3)
【6】关于“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这句话最直接的意思是:圣人并没有觉得自己有多强大,也没有想着自己要把自己做到多么强大,但结果却是圣人反而成为了最为强大最受人尊敬和敬重的人物。这种“不去主动做什么,反而成全了什么”的表述是老子习惯性的写作方式,也是老子所要表达的一贯思想。比如在第七章中讲的:“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又比如在第二十二章讲的:“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还有在第二十四章中说的:“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7】关于本章的“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和第三十四章中的“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异同。这两章的这两句话非常雷同。相同之处是后半句,即“……为大,故能成其大”;不同之处则是句子的“主语部分”。也就是说,第三十四章的主语说的是“道”,本章的主语说的“圣人“。这样一来,第三十四章的意思就是:“道”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第六十三章的意思是“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老子的这种表述再一次说明了,在整个《道德经》中,老子把“道”和“圣人”以及“觉悟了道的统治者”看作为是“同一层次”的“同一类人”。在不同的章节中根据不同的语境和内容,老子会灵活选择这三个概念。不过,无论使用哪一个概念,都能表达出老子一贯如一的思想,这就是:无论是道、还是圣人、还是已经觉悟了的统治者,他们的特点就是“不刻意追求什么,反而能得到什么”。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