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学习心得之一九五《道德经·第六十三章》(2)
2024-10-21 15:18:58
【4】关于“大小多少”。这句话的简单解释是:以小为大、以少为多。意思是,很小的事情也要当作一件大事去做,很少的工作也要当作很多很重要的工作去做。这是老子的一种为人处世的认真态度,即事情再小、工作再少,也要认真对待、一丝不苟、耐心细致。这和接下来提出的“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的主张是一致的。这几句话总的意思可以很通俗的解释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第六十四章);细节决定成败。【5】关于“报怨以德”。(1)这四个字的意思是:无论别人对你有多么的不友好甚至多么的怨恨,你都要用友好的态度与和善的举止去回报他。这四字成语充分说明了老子朴素的、道家的、圣人的思想。其实,老子的这一朴素思想在《道德经》第四十九章中讲的非常明白,这就是:“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这段话的意思是:对于善良的人,圣人会善待他;对于不善良的人,圣人也会善待他。最后的结果就是,人人都变得很善良。对于讲信用的人,圣人会信任他;对于不讲信用的人,圣人也会信任他。最后的结果就是,人人都变得很讲信用。(2)孔子也表达过他对“报怨以德”的看法。孔子的疑问是:如果你用恩德去报答别人给你的怨恨的话,那别人给你恩德的时候你又该拿什么去报答呢?所以,孔子说出了正常人的心里话,这就是:你给我恩德我一定以恩德去报答你;但是,如果你给我的是怨恨,那我就只能以同等的手法和手段去回应你了。孔子的完整表述是:“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这句话的完整意思是:用什么去报答别人给予的恩德呢?要用正直公平去回应别人给予你的怨恨,而用和善友好去报答别人给你的恩德。应该说,孔子的意思更符合老百姓的想法和一般社会的为人处事哲学观;而老子的“报怨以德”似乎有点不接地气,一般人是接受不了老子所提出的这条告诫的。(3)那究竟哪一种说法更正确呢?其实,老子和孔子两位圣人说的都是非常正确和中肯的,之所以两位的结论不一样,是因为他们所面对的对象是不同的。老子针对的是当权的“统治者”,所以告诫他们要“报怨以德”,为了成就大业不要和一般人一般见识;而孔子面对的则是大众百姓,所以提示老百姓碰到这种情况应该“以直报怨”,即该干啥就干啥,要公平公正的回报“怨”而不能一味的、无原则的委曲求全。2024.10.21
《道德经》学习心得之一九五《道德经·第六十三章》(2)
【4】关于“大小多少”。这句话的简单解释是:以小为大、以少为多。意思是,很小的事情也要当作一件大事去做,很少的工作也要当作很多很重要的工作去做。这是老子的一种为人处世的认真态度,即事情再小、工作再少,也要认真对待、一丝不苟、耐心细致。这和接下来提出的“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的主张是一致的。这几句话总的意思可以很通俗的解释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第六十四章);细节决定成败。【5】关于“报怨以德”。(1)这四个字的意思是:无论别人对你有多么的不友好甚至多么的怨恨,你都要用友好的态度与和善的举止去回报他。这四字成语充分说明了老子朴素的、道家的、圣人的思想。其实,老子的这一朴素思想在《道德经》第四十九章中讲的非常明白,这就是:“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这段话的意思是:对于善良的人,圣人会善待他;对于不善良的人,圣人也会善待他。最后的结果就是,人人都变得很善良。对于讲信用的人,圣人会信任他;对于不讲信用的人,圣人也会信任他。最后的结果就是,人人都变得很讲信用。(2)孔子也表达过他对“报怨以德”的看法。孔子的疑问是:如果你用恩德去报答别人给你的怨恨的话,那别人给你恩德的时候你又该拿什么去报答呢?所以,孔子说出了正常人的心里话,这就是:你给我恩德我一定以恩德去报答你;但是,如果你给我的是怨恨,那我就只能以同等的手法和手段去回应你了。孔子的完整表述是:“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这句话的完整意思是:用什么去报答别人给予的恩德呢?要用正直公平去回应别人给予你的怨恨,而用和善友好去报答别人给你的恩德。应该说,孔子的意思更符合老百姓的想法和一般社会的为人处事哲学观;而老子的“报怨以德”似乎有点不接地气,一般人是接受不了老子所提出的这条告诫的。(3)那究竟哪一种说法更正确呢?其实,老子和孔子两位圣人说的都是非常正确和中肯的,之所以两位的结论不一样,是因为他们所面对的对象是不同的。老子针对的是当权的“统治者”,所以告诫他们要“报怨以德”,为了成就大业不要和一般人一般见识;而孔子面对的则是大众百姓,所以提示老百姓碰到这种情况应该“以直报怨”,即该干啥就干啥,要公平公正的回报“怨”而不能一味的、无原则的委曲求全。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