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学习心得之一二一《道德经·第六十二章》(3)
2024-10-19 16:03:53
【7】总之,本章再一次强调了两个重要观点。第一,“道”会使善人更善,并会使不善之人“离恶从善”。第二,“道”最具有公平性,即:无论是善人还是不善之人、也无论是统治者还是被统治者,在“道”面前一律平等。进一步推演的结论是:在“道”所赋予的万物之“德”面前,同样人人平等。过去我们常用春暖秋寒时的“花开花落”说明道和德的关系,即:花开花落的表现是“道”赋予的“花之德”。现在我们可以进一步引申为:在形式上的花开花落面前,无论是善人还是不善之人、也无论是统治者还是被统治者,花该开的时候就开、花该落的时候就落,它不会因人而“异”,即不会因为是善人或恶人就开或闭、也不会因为是统治者或被统治者就开或闭。因为决定花自然开和花自然落的只有一个因素也是唯一的一个因素,这就是“道”。所以,本章最终要说明的问题是:在“道”面前,以及在由道所决定的万物之“德”面前,一律人人平等,没有任何贫富贵贱大小之分。【8】本章需要说明的一点是,老子在这里所说的“善人”与“不善之人”的概念,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善与恶”中的“善人”与“恶人”。老子笔下的“善人”通常指的是有智慧、善于把握大道、能够遵循大道去行事的人。比如,第八章所讲的“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的人;还比如第二十七章里所讲的“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的人。这类人的聪明智慧就是老子心目中所钟爱的善人的形象,与“坏”和“恶”没有直接的关系。【9】《道德经》第六十二章的经典名句是:“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2024.10.19
《道德经》学习心得之一二一《道德经·第六十二章》(3)
【7】总之,本章再一次强调了两个重要观点。第一,“道”会使善人更善,并会使不善之人“离恶从善”。第二,“道”最具有公平性,即:无论是善人还是不善之人、也无论是统治者还是被统治者,在“道”面前一律平等。进一步推演的结论是:在“道”所赋予的万物之“德”面前,同样人人平等。过去我们常用春暖秋寒时的“花开花落”说明道和德的关系,即:花开花落的表现是“道”赋予的“花之德”。现在我们可以进一步引申为:在形式上的花开花落面前,无论是善人还是不善之人、也无论是统治者还是被统治者,花该开的时候就开、花该落的时候就落,它不会因人而“异”,即不会因为是善人或恶人就开或闭、也不会因为是统治者或被统治者就开或闭。因为决定花自然开和花自然落的只有一个因素也是唯一的一个因素,这就是“道”。所以,本章最终要说明的问题是:在“道”面前,以及在由道所决定的万物之“德”面前,一律人人平等,没有任何贫富贵贱大小之分。【8】本章需要说明的一点是,老子在这里所说的“善人”与“不善之人”的概念,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善与恶”中的“善人”与“恶人”。老子笔下的“善人”通常指的是有智慧、善于把握大道、能够遵循大道去行事的人。比如,第八章所讲的“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的人;还比如第二十七章里所讲的“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的人。这类人的聪明智慧就是老子心目中所钟爱的善人的形象,与“坏”和“恶”没有直接的关系。【9】《道德经》第六十二章的经典名句是:“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2024.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