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学习心得之一八七《道德经·第六十章》(3)

2024-10-17 16:09:50

6】本章的特别之处有两点。(1)第一,老子在整个《道德经》中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提到了“鬼”这个概念。老子在本章的第二段中同时提及了五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这就是:道、天下、鬼、神、人。老子在这里虽然没有明确解释“鬼”是什么,但是,明显的感觉到老子是把鬼和神放在一起来讨论的。从中国古文化的角度来理解,无论是鬼还是神,都表示的是“死后的祖先”。这是活人捉摸不透也理解不了的两种“想象中的现象”。活人的这种想象把“鬼”划定为低层次、而把“神”想象的要高档一些并且具有一定的“灵性”。从老子的完整思想来看,老子只承认“道”的存在,而并不认同有什么鬼神。老子在本章这一段之所以讲到“其鬼不神”,只不过是一种“借喻”的写作手法而已,只是想阐明鉴于“道”的伟大力量和威慑作用,“即使人们想象中的人的祖先来了也没用”的观点。那种凭借这一两句话就认定老子是“有神论者”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2)第二,老子讲到,“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这句话的意思是,圣人和鬼神这两者不但不会伤害老百姓而且还会把一些好处恩施给老百姓。其实,老子在这里的引申意义是,即使鬼神,在“道”的引领下也会改变、也会“依从善道”而给百姓带来好处。这句话再一次充分说明了“道”的作用在老子眼中的分量。【7】总之,本章仍然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讲的是,治理国家一定要遵循“道”的法则,像烹饪小鱼一样不要胡乱折腾。第二部分讲的是,治理天下只要是遵循“道”的法则行事,鬼神也没办法。第三部分讲的是,只要遵循“道”的法则行事,鬼也会依从善道而不会祸害百姓。老子关于“道”的重要性贯穿于《道德经》始终,比如,第二十一章的“孔德之容,惟道是从”。第二十五章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8】《道德经》第六十章的经典名句是:“治大国,若烹小鲜。2024.10.17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