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学习心得之一三七《道德经·第四十四章》(2)
2024-09-28 15:20:47
【3】老子在本章仍然沿用了“先说道理,再说结果”的写作手法。(1)本章一开始就提出了两个很容易选择但一般人却很难做出抉择的问题,这就是名誉和生命哪个更重要、财富和生命哪个更重要。也就是“名利”和生命哪个更重要的问题,即:“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这两个问题的提出看起来很幼稚可笑,但在实际生活中,真正能做出正确和准确抉择的人并没有多少。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为了…而战”,显然这都是与人们选择这个问题时想象出的答案是相悖的。(2)接着,老子又提出,在“得与失”这两者中,哪个会给人带来更大的痛苦。老子的思维模式和常人往往是不一样的。一般人都会问:在“得与失”这两者中,选择哪一个会让你更愉悦。但老子却从反面提问:这两者的选择哪个会让你更痛苦。即“得与亡孰病?”。这样的反问句和“正言若反”在老子的《道德经》中比比皆是。【4】随后,老子进一步说明了两个问题:第一,无论是对自己的身体还是对身外的财富,只要是过分的关注和喜爱,那必然会付出更多的代价,包括精力的耗损和钱财的浪费。第二,对于财富来说,积攒的越多,到头来的损失就一定会越大。这句话的意思比如说,假定你只有一间平房,地震来了充其量只会损失一间平房。但假定你拥有了一幢楼,那地震灾难过后,损失的可就是积攒了很多年盖起的这栋楼房。所以,老子告诫说:“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5】在本章的最后,老子总结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这句话的意思是:(1)知足而不贪婪,就不会被人瞧不起,也就不会受到别人的蔑视和侮辱。(2)知道该停止的时候就停止、该不向前行的时候就不再前行,该止盈的时候就止盈、该停利的时候就停利,这样做就会避免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麻烦和危险。(3)能做到这样两点的人,应该说就是很成功的人了。无论工作还是生活乃至生命,这类人都能够保持持久而长远的状态。2024.9.28
《道德经》学习心得之一三七《道德经·第四十四章》(2)
【3】老子在本章仍然沿用了“先说道理,再说结果”的写作手法。(1)本章一开始就提出了两个很容易选择但一般人却很难做出抉择的问题,这就是名誉和生命哪个更重要、财富和生命哪个更重要。也就是“名利”和生命哪个更重要的问题,即:“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这两个问题的提出看起来很幼稚可笑,但在实际生活中,真正能做出正确和准确抉择的人并没有多少。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为了…而战”,显然这都是与人们选择这个问题时想象出的答案是相悖的。(2)接着,老子又提出,在“得与失”这两者中,哪个会给人带来更大的痛苦。老子的思维模式和常人往往是不一样的。一般人都会问:在“得与失”这两者中,选择哪一个会让你更愉悦。但老子却从反面提问:这两者的选择哪个会让你更痛苦。即“得与亡孰病?”。这样的反问句和“正言若反”在老子的《道德经》中比比皆是。【4】随后,老子进一步说明了两个问题:第一,无论是对自己的身体还是对身外的财富,只要是过分的关注和喜爱,那必然会付出更多的代价,包括精力的耗损和钱财的浪费。第二,对于财富来说,积攒的越多,到头来的损失就一定会越大。这句话的意思比如说,假定你只有一间平房,地震来了充其量只会损失一间平房。但假定你拥有了一幢楼,那地震灾难过后,损失的可就是积攒了很多年盖起的这栋楼房。所以,老子告诫说:“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5】在本章的最后,老子总结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这句话的意思是:(1)知足而不贪婪,就不会被人瞧不起,也就不会受到别人的蔑视和侮辱。(2)知道该停止的时候就停止、该不向前行的时候就不再前行,该止盈的时候就止盈、该停利的时候就停利,这样做就会避免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麻烦和危险。(3)能做到这样两点的人,应该说就是很成功的人了。无论工作还是生活乃至生命,这类人都能够保持持久而长远的状态。2024.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