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学习心得之四十四《道德经·第十五章》(3)

2024-08-23 15:25:35

【4】老子在这一章中对“悟道之人”的描述,和《黄帝内经》中关于“圣人”的描述比较接近。在《黄帝内经》中,从养生的角度把人分成了四类:真人、至人、圣人、和贤人。其中的圣人在《黄帝内经》开篇的《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第一》中是这样描写的:“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这段话的意思是:圣人能把自己融合于天地自然之中;能够顺应由东、南、西、北、东南、西南、西北、东北这八面来风;能够容忍世俗中的一些不良嗜好和过度的欲望,对此不会产生怨怒和痛恨的情绪。这些人的行为并不是要远离世俗,穿着也很普通,但其行为举止并未落入俗套。这些人,在处理对外的事物方面,不会太过劳苦自己;在其内心世界,也不受忧愁和苦恼的困扰。他们以恬淡愉快为己任、以自得自乐为满足。因此,这些人的身体就不会有问题、精神也不会涣散。所以,他们就能够活过百岁。【5】总之,本章的重点是,老子对“悟道之人”从三个层面进行了总结。第一个层面是,这类人对人、对己、对事的特点是:办事认真、做事谨慎、为人谦恭、思维自然、品行淳朴、心怀若谷、和光同尘。这一层讲的是这类人为人处世的风格。第二个层面是,这类人在逆境中既能做到被动的静待机遇,又能做到主动地寻求生机。这一层讲的是这类人行事做事的机智。第三个层面是,这类人行事从不追求圆满而一定留有余地。这一层讲的是这类人超出常人的智慧。这就是老子对“悟道之人”在这一章的总结描述。【6】《道德经》第十五章的经典名句是:“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2024.8.23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