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医草【4278】《难经》49~50难
2023-12-23 20:06:44
《四十九难》主要讲了患病的两个路径:一个是脏腑本经自己因某种原因患病,另一个是受外邪入侵患病。这其实讲的就是患病的“一个内因、一个外因”的问题。本难是对《黄帝内经》里《灵枢·百病始生第六十六》中的有关内容的进一步解读。《内经》把病因归为三种:(1)风雨寒暑外邪。这类邪气多从人体的头面肩颈上身部位侵袭。(2)阴冷潮湿外邪。这类邪气多从人体的脚腿下体侵袭。(3)喜怒哀乐等内邪。这类情志因素往往伤害的是人体的内藏。这就是中医讲的“病起于上”、“病起于下”、“病起于阴”的病因“三部”。这是从人体的纵向角度进行的划分。而《难经》中的本难则把这三个病因归结为两个,一个是正经自病,一个是五邪所伤。
《五十难》主要根据“五行相生相克”原理对导致某一脏患病的“五种邪气”进行的理论描述。本难以心脏为例做了说明。从肝心脾肺肾对应的木火土金水的性质上说:木生火、火生土、火克金、水克火。根据这种生克关系,五脏传递给心脏的邪气分别有了自己的称谓:肝传给心的疾病叫“虚邪”;脾传给心的疾病叫“实邪”;肺传给心的疾病叫“微邪”;肾传给心的疾病叫“贼邪”;心本身被邪气所伤引起的疾病叫“正邪”。本难在解释五脏相生相克之间的关系时,使用的是“从后来者”、“从前来者”、“从所不胜来者”、“从所胜来者”这样的称谓。本难所讲的内容在《黄帝内经》的《素问·玉机真脏论篇第十九》中,有所论述。2023.12.23
薰医草【4278】《难经》49~50难
《四十九难》主要讲了患病的两个路径:一个是脏腑本经自己因某种原因患病,另一个是受外邪入侵患病。这其实讲的就是患病的“一个内因、一个外因”的问题。本难是对《黄帝内经》里《灵枢·百病始生第六十六》中的有关内容的进一步解读。《内经》把病因归为三种:(1)风雨寒暑外邪。这类邪气多从人体的头面肩颈上身部位侵袭。(2)阴冷潮湿外邪。这类邪气多从人体的脚腿下体侵袭。(3)喜怒哀乐等内邪。这类情志因素往往伤害的是人体的内藏。这就是中医讲的“病起于上”、“病起于下”、“病起于阴”的病因“三部”。这是从人体的纵向角度进行的划分。而《难经》中的本难则把这三个病因归结为两个,一个是正经自病,一个是五邪所伤。
《五十难》主要根据“五行相生相克”原理对导致某一脏患病的“五种邪气”进行的理论描述。本难以心脏为例做了说明。从肝心脾肺肾对应的木火土金水的性质上说:木生火、火生土、火克金、水克火。根据这种生克关系,五脏传递给心脏的邪气分别有了自己的称谓:肝传给心的疾病叫“虚邪”;脾传给心的疾病叫“实邪”;肺传给心的疾病叫“微邪”;肾传给心的疾病叫“贼邪”;心本身被邪气所伤引起的疾病叫“正邪”。本难在解释五脏相生相克之间的关系时,使用的是“从后来者”、“从前来者”、“从所不胜来者”、“从所胜来者”这样的称谓。本难所讲的内容在《黄帝内经》的《素问·玉机真脏论篇第十九》中,有所论述。2023.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