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医草【4178】关于《难经·病证·五十五难》(续)

2023-11-17 10:33:40

薰医草【4178】关于《难经·病证·五十五难》(续)

 对本段文字做一个说明。【1】本难主要厘清了两个重要概念,一个是“积”、一个是“聚”,延伸到病证就是,一个是属阴的“积证”、一个是属阳的“聚证”。【2】从文字上来说,“积”就是慢慢积累的意思;“聚”就是不定时间内聚合在一起的意思。从古中医的角度讲,慢慢积累的就属于“阴”,短时间内突然聚合在一起的就属于“阳”。这和人体的五脏六腑结合起来看,属阴的五脏病变往往是一个慢慢的积累过程;属阳的六腑病变常常是一个短时间的聚合过程。由此也就可以认为,属阴的脏病多为“血瘀”所以难治,属阳的腑病多为“气滞”所以易治。无论是“气滞”还是“血瘀”,都会形成“块状形质”。通常情况下,血瘀形成的“肿块”比较固定,痛有定处,边界分明。“气滞”形成的“肿块”游移不定,痛无定处,边界模糊。【3】古中医中把由气滞血瘀形成的“肿块”叫做“痞块”,或者“癥瘕”。但是先人们又把这几个成为做了进一步的划分,常常是把“积、癥、块”看作是一类,即属阴的血瘀肿块;把“聚、瘕、痞”看作是一类,即属阳的气滞肿块。【4】在《黄帝内经》中,有“积聚”、“积”、“聚”、“瘕”的提法,但似乎没有很严格的界定。【完】(全文大约150字左右)2023.11.16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