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医草【4044】关于《难经·论脉·十三难》(中)

2023-10-03 11:09:21

薰医草【4044】关于《难经·论脉·十三难》(中)

 3】原文:“脉数,尺之皮肤亦数;脉急,尺之皮肤亦急;脉缓。尺之皮肤亦缓;脉涩,尺之皮肤亦涩,脉滑,尺之皮肤亦滑。”。【4】这段话的意思是:出现“脉数”时,相对于尺肤的表现就会是数热的。出现“脉急”时,相对于尺肤的表现就会是急紧的。出现“脉缓”时,相对于尺肤的表现就会是弛缓的。出现“脉涩”时,相对于尺肤的表现就会是涩滞的。出现“脉滑”时,相对于尺肤的表现就会是滑润的。【5】原文:“五脏各有声色臭味,当与寸口尺内相应,其不应者病也,假令色青,其脉浮涩而短,若大而缓,为相胜;浮大而散,若小而滑,为相生也。”。【6这段话的意思是:五脏各自都有各自相对应的声音、颜色、臭气、和意味。这些要素也都是和寸口、尺肤等相对应的。如果它们之间对应的不到位,那就说明是有病了。举例说一下,当面色为青色的时候,如果对应的脉象既浮涩又短促、或既大又缓,那就说明这是一种五脏相克的情况。如果对应的脉象既浮大又涣散、或既消又滑,那便说明这是一种五脏相生的情况。【7】原文:“经言知一为下工,知二为中工,知三为上工。上工者十全九,中工者十全七,下工者十全六。此之谓也”。【8】这段话的意思是,《内经》中说过:在色诊、脉诊、尺肤诊这三种方法中,只懂得一种诊治方法的是“下工”;懂得两种诊治方法的是“中工”;三种诊治方法全懂的是“上工”。而且,上工可以治愈十个病人中的九人;中工可以治愈十个病人中的七人;下工只能治疗十个病人中的六人。举这些例子所要说明的,就是对诊法和脉象等诸多因素关系的解释。【完】 2023.10.3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