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医草【3983】关于《论疾诊尺第七十四》
2023-07-14 09:22:40
薰医草【3983】关于《论疾诊尺第七十四》
【1】先说一下标题。本篇的篇名叫“论疾诊尺”。这可以分开来理解,一个是“论疾”、一个是“诊尺”。“论疾”就是谈论、讨论、研究各类疾病。“诊尺”就是对“尺肤”的诊断。“尺肤”是一个中医学的术语,指的就是“小胳臂内侧的皮肤”,也就是从手腕处到胳臂的肘关节处这一段的皮肤。“诊尺”就是通过对这一部位皮肤的观察,去推测体内的生理和病理情况。因此,本篇重点讲了两个问题,一个是讨论疾病,一个是根据尺肤判断疾病。【2】本篇简要讲述了能从“尺肤”上反映出来的八种疾病,即:(1)风湿水肿肤胀病;(2)风病;(3)解病;(4)风痹病;(5)水溢饮病;(6)温病;(7)气虚病;(8)寒热病。【3】本篇还根据肘、手、腰、膺、肩、臂、腰腹、肠、掌、腹、鱼上白肉、胃等之间的关系,介绍了十一种疾病病因及其病证。【4】本篇还介绍了眼睛和相关疾病的关系和表现。即:“目赤色者病在心,白在肺,青在肝,黄在脾,黑在肾。”。【5】本篇再一次提出了“女子手少阴脉动甚者妊子”的主张。意思是,如果女子出现手少阴心经的脉搏跳动的很厉害的时候,那是一种有身孕的脉象。这句话在《素问·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中有过论述。【6】总之,本篇主要讨论的问题是:希望不通过望色、把脉等手法,只通过对“尺肤”的观察就能去确定病情。【7】本篇的经典金句有:(1)“重阴必阳,重阳必阴”。(2)“阴主寒,阳主热”。(3)“寒甚则热,热甚则寒”。(4)“寒生热,热生寒,此阴阳之变也。”(5)“冬伤于寒,春生瘅热;春伤于风,夏生飧泄肠澼,夏伤于暑,秋生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8】本篇是黄帝和岐伯的对话。全文大约有830字左右。【完】2023.7.10
薰医草【3983】关于《论疾诊尺第七十四》
薰医草【3983】关于《论疾诊尺第七十四》
【1】先说一下标题。本篇的篇名叫“论疾诊尺”。这可以分开来理解,一个是“论疾”、一个是“诊尺”。“论疾”就是谈论、讨论、研究各类疾病。“诊尺”就是对“尺肤”的诊断。“尺肤”是一个中医学的术语,指的就是“小胳臂内侧的皮肤”,也就是从手腕处到胳臂的肘关节处这一段的皮肤。“诊尺”就是通过对这一部位皮肤的观察,去推测体内的生理和病理情况。因此,本篇重点讲了两个问题,一个是讨论疾病,一个是根据尺肤判断疾病。【2】本篇简要讲述了能从“尺肤”上反映出来的八种疾病,即:(1)风湿水肿肤胀病;(2)风病;(3)解病;(4)风痹病;(5)水溢饮病;(6)温病;(7)气虚病;(8)寒热病。【3】本篇还根据肘、手、腰、膺、肩、臂、腰腹、肠、掌、腹、鱼上白肉、胃等之间的关系,介绍了十一种疾病病因及其病证。【4】本篇还介绍了眼睛和相关疾病的关系和表现。即:“目赤色者病在心,白在肺,青在肝,黄在脾,黑在肾。”。【5】本篇再一次提出了“女子手少阴脉动甚者妊子”的主张。意思是,如果女子出现手少阴心经的脉搏跳动的很厉害的时候,那是一种有身孕的脉象。这句话在《素问·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中有过论述。【6】总之,本篇主要讨论的问题是:希望不通过望色、把脉等手法,只通过对“尺肤”的观察就能去确定病情。【7】本篇的经典金句有:(1)“重阴必阳,重阳必阴”。(2)“阴主寒,阳主热”。(3)“寒甚则热,热甚则寒”。(4)“寒生热,热生寒,此阴阳之变也。”(5)“冬伤于寒,春生瘅热;春伤于风,夏生飧泄肠澼,夏伤于暑,秋生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8】本篇是黄帝和岐伯的对话。全文大约有830字左右。【完】2023.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