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医草【3860】关于《天元纪大论篇第六十六》(下)
2023-06-20 07:25:49
薰医草【3860】关于《天元纪大论篇第六十六》(下)
【12】本篇第一次从《黄帝内经》的角度明确界定了“化”、“变”、“神”、“圣”的概念:(1)物生谓之化。(2)物极谓之变。(3)阴阳不测谓之神。(4)神用无方谓之圣。意思是说:(1)把事物的发生、生发的过程叫做“化”。(2)把事物发展到极点的状态叫做“变”。(3)把阴阳的变幻莫测叫做“神”。(4)把能把握住这种变幻莫测规律的叫做“圣”。【13】本篇第一次把“天地之气”做了一一的对应:(1)在天为风,在地为木。(2)在天为热,在地为火。(3)在天为湿,在地为土。(4)在天为燥,在地为金(5)在天为寒,在地为水。【12】本篇的结论是:风、热、湿、火、燥、寒这六气是三阴三阳的本气、本元,也叫做“六元”。“天元纪大论”的题目就是据此所得。【14】本篇的经典金句是:“善言始者,必会于终,善言近者,必知其远”。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凡是善于对事物的源头关注和观察的人,就一定会对事物的结局有所总结。凡是善于对事物的现状有所关注并观察的人,就一定会对事物的未来发展有所判断.【15】总之,本篇是《黄帝内经》中第一篇研究“五运六气”的文章。该文主要从五运、六气、十天干、十二地支的角度,对由此组合成的某一年的“气”进行了详尽的研究和推理,并对某一年的太过之气、不足之气、平和之气进行了扼要说明。【16】本篇是黄帝和鬼臾区的对话。全文1380字左右。【完】2023.6.13
薰医草【3860】关于《天元纪大论篇第六十六》(下)
薰医草【3860】关于《天元纪大论篇第六十六》(下)
【12】本篇第一次从《黄帝内经》的角度明确界定了“化”、“变”、“神”、“圣”的概念:(1)物生谓之化。(2)物极谓之变。(3)阴阳不测谓之神。(4)神用无方谓之圣。意思是说:(1)把事物的发生、生发的过程叫做“化”。(2)把事物发展到极点的状态叫做“变”。(3)把阴阳的变幻莫测叫做“神”。(4)把能把握住这种变幻莫测规律的叫做“圣”。【13】本篇第一次把“天地之气”做了一一的对应:(1)在天为风,在地为木。(2)在天为热,在地为火。(3)在天为湿,在地为土。(4)在天为燥,在地为金(5)在天为寒,在地为水。【12】本篇的结论是:风、热、湿、火、燥、寒这六气是三阴三阳的本气、本元,也叫做“六元”。“天元纪大论”的题目就是据此所得。【14】本篇的经典金句是:“善言始者,必会于终,善言近者,必知其远”。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凡是善于对事物的源头关注和观察的人,就一定会对事物的结局有所总结。凡是善于对事物的现状有所关注并观察的人,就一定会对事物的未来发展有所判断.【15】总之,本篇是《黄帝内经》中第一篇研究“五运六气”的文章。该文主要从五运、六气、十天干、十二地支的角度,对由此组合成的某一年的“气”进行了详尽的研究和推理,并对某一年的太过之气、不足之气、平和之气进行了扼要说明。【16】本篇是黄帝和鬼臾区的对话。全文1380字左右。【完】2023.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