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医草【3855】关于《缪刺论篇第六十三》
2023-06-20 07:22:12
薰医草【3855】关于《缪刺论篇第六十三》
【1】先看本篇的题目。(1)“缪”,有“错”的意思。“缪刺”就是“交错”的针刺。这是古代的一种针刺方法。在古中医中,把“左病刺右”和“右病刺左”的针刺方法叫做“缪刺法”。缪刺法的对象是针刺“络脉”。(2)古中医中还有一种类似的针刺方法,也是左病取右、右病取左的针刺法,不过这种针刺的对象是“经脉”。(3)为了区别起见,古人将针对“络脉”的左病右刺法叫做“缪刺”;把针对“经脉”的左病右刺法叫做“巨刺”。(4)本篇主要讨论的是针刺络脉的“缪刺法”。【2】本篇强调的针刺原则是:因为经脉和络脉的区别是经脉深、络脉浅。所以,病邪深的时候就用“巨刺法”针刺经脉;病邪浅的时候就用“缪刺法”针刺络脉。【3】本篇非常清楚的说明了:(1)如果外邪侵入人体是从皮肤到孙脉再到络脉、再到经脉、再到五脏这样一个次序的话,那就要用“正刺法”,即正常的手法针刺。(2)如果邪气不是按照这样的次序侵入而是在某一个层面停止下来并散乱在人体中、致使邪气在人体内乱窜的时候,就要用“左病右刺”或者“右病左刺”的缪刺法或巨刺法。【4】本篇单独列举出了八条经脉,并指出邪气侵入这八条经脉的络脉以后所表现出来的病症以及应该如何针刺及其所注意的事项。这八条经脉是:足少阴肾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厥阴肝经、足太阳膀胱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阳胆经。文本中没有明确说明的四条经脉是: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5】本篇还详细论述了臂掌之间的经脉、足阳跷脉、人从高空坠落、痹症、耳聋、龋齿、五脏之间、谬传、尸厥等疾病的症状表现以及针刺这些疾病的注意事项。【6】本篇第一次细致的强调了针刺时必须遵循月相的变化规律。这就是,针刺的次数从阴历初一开始到阴历十五每一天增加一针。此后,每天渐次减少一针,一直到阴历的月末。【7】总之,本篇详细介绍了古时针刺的方法,主要介绍的是缪刺法、也顺便介绍了巨刺法。【8】本文是黄帝和岐伯的对话。全篇大约有1850字左右。【完】2023.6.12
薰医草【3855】关于《缪刺论篇第六十三》
薰医草【3855】关于《缪刺论篇第六十三》
【1】先看本篇的题目。(1)“缪”,有“错”的意思。“缪刺”就是“交错”的针刺。这是古代的一种针刺方法。在古中医中,把“左病刺右”和“右病刺左”的针刺方法叫做“缪刺法”。缪刺法的对象是针刺“络脉”。(2)古中医中还有一种类似的针刺方法,也是左病取右、右病取左的针刺法,不过这种针刺的对象是“经脉”。(3)为了区别起见,古人将针对“络脉”的左病右刺法叫做“缪刺”;把针对“经脉”的左病右刺法叫做“巨刺”。(4)本篇主要讨论的是针刺络脉的“缪刺法”。【2】本篇强调的针刺原则是:因为经脉和络脉的区别是经脉深、络脉浅。所以,病邪深的时候就用“巨刺法”针刺经脉;病邪浅的时候就用“缪刺法”针刺络脉。【3】本篇非常清楚的说明了:(1)如果外邪侵入人体是从皮肤到孙脉再到络脉、再到经脉、再到五脏这样一个次序的话,那就要用“正刺法”,即正常的手法针刺。(2)如果邪气不是按照这样的次序侵入而是在某一个层面停止下来并散乱在人体中、致使邪气在人体内乱窜的时候,就要用“左病右刺”或者“右病左刺”的缪刺法或巨刺法。【4】本篇单独列举出了八条经脉,并指出邪气侵入这八条经脉的络脉以后所表现出来的病症以及应该如何针刺及其所注意的事项。这八条经脉是:足少阴肾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厥阴肝经、足太阳膀胱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阳胆经。文本中没有明确说明的四条经脉是: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5】本篇还详细论述了臂掌之间的经脉、足阳跷脉、人从高空坠落、痹症、耳聋、龋齿、五脏之间、谬传、尸厥等疾病的症状表现以及针刺这些疾病的注意事项。【6】本篇第一次细致的强调了针刺时必须遵循月相的变化规律。这就是,针刺的次数从阴历初一开始到阴历十五每一天增加一针。此后,每天渐次减少一针,一直到阴历的月末。【7】总之,本篇详细介绍了古时针刺的方法,主要介绍的是缪刺法、也顺便介绍了巨刺法。【8】本文是黄帝和岐伯的对话。全篇大约有1850字左右。【完】2023.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