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医草【3853】关于《水热穴论篇第六十一》

2023-06-19 09:38:57

薰医草【3853】关于《水热穴论篇第六十一》

1】先看本篇的题目。“水”就是“水病”;“热”就是“热病”。本篇的题目是“水热穴论”,讲的是“关于水病和热病如何取穴并针刺问题的讨论”。【2】“水病”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水肿病”,而“水肿”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浮肿”。本篇第一次非常明确的指出了“水肿”和“风水病”的病因和病机:(1)因为肾属水,所以由于肾的原因形成的浮肿,就叫水肿。(2)因为人体的汗液出自于肾脏,当汗出以后又受了风邪,由此形成的浮肿就叫“风水”,或者叫“风水病”。【3】本篇第一次从理论上阐明了“水病”根源于肾和肺的原因。本文指出:在五脏中,肾脏和肺脏都和水液及水气直接相连通。这其中,肾为本、肺为标。所以,人体中凡是和水肿有关的疾病,首先离不开肾、其次离不开肺。如果肾脏和肺脏的功能失常,就会使体内水液停聚从而形成水肿病。【4】本篇明确指出了:治疗针刺水病有五十七个穴位;治疗针刺热病有五十九个穴位。【5】本篇还根据春夏秋冬四季人体气血的运行特点,确定了四个季节不同的针刺法则。【6】文章有一句经典结论,即“寒盛则生热”。这句话的意思简单来说就是:物极必反。最通俗的例子是:当人们受了寒、着了凉而感冒以后,如不及时救治,就会发烧、发热、甚至浑身发烫。这就是典型的“寒极生热”。也就是我们反复强调的,风寒感冒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就极有可能演变成风热感冒的道理。我们见的最多的就是:一开始流清鼻涕,到后来演化成了流黄脓鼻涕。在《热论篇第三十一》中,专门讲过这个话题,当时的描述是:用带有哲理的话来说,“热病”不是因为外界环境的“热邪”导致的,而是由于“寒邪”入侵体内以后引起的发烧而成为了“热病”。【7】总之,本篇是整个《黄帝内经》中把水病和热病讲解的最为完整和全面的一篇文章。本文是黄帝和岐伯的对话。全篇大约有900字左右。【完】2023.6.12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