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医草【3808】关于《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上)
2023-06-10 10:17:06
薰医草【3808】关于《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上)
【1】先看一下题目。(1)“宣明”就是公开表明、宣扬的意思。“五气”就是肝心脾肺肾这五脏之气。这样,本篇主要是对人体“五脏之气”的公开表明、阐述和阐明,所以,本篇的题目叫做《宣明五气篇》。(2)本文是一篇“文章”,不是“对话”,所以,没有叫“论”而直接叫做了“篇”。【2】应该说,《宣明五气篇》是《黄帝内经》里面难得的经典论文之一。该篇的标题就非常斩钉截铁的“明确的宣布”了关于“五脏之气”的若干论断。可以说,这一篇经典文献没有“金句”,因为通篇文章句句都是“金句”。【3】本篇言简意赅、直截了当,没有论据,只有论断。和《论语》、《道德经》中的一些经典一样,简洁明了、一语中的。比如,《论语》中的“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三人行必有我师”、“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朽木不可雕”、“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静、仁者动。智者乐、仁者寿”、“言必行、行必果”、“三思而后行”、“欲速则不达”、“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礼之用,和为贵”、“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等等。还比如《道德经》中的,“上善若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治大国若烹小鲜”、“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致虚极,守静笃”…等等。【4】本篇开篇就讲了五味和五脏的关系,这就是:当人们饮食五味到了胃肠之后,(1)酸味入肝。(2)辛味入肺。(3)苦味入心。(4)咸味入肾。(5)甘味入脾。这就是中医所说的“五入”。2023.6.2
薰医草【3808】关于《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上)
薰医草【3808】关于《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上)
【1】先看一下题目。(1)“宣明”就是公开表明、宣扬的意思。“五气”就是肝心脾肺肾这五脏之气。这样,本篇主要是对人体“五脏之气”的公开表明、阐述和阐明,所以,本篇的题目叫做《宣明五气篇》。(2)本文是一篇“文章”,不是“对话”,所以,没有叫“论”而直接叫做了“篇”。【2】应该说,《宣明五气篇》是《黄帝内经》里面难得的经典论文之一。该篇的标题就非常斩钉截铁的“明确的宣布”了关于“五脏之气”的若干论断。可以说,这一篇经典文献没有“金句”,因为通篇文章句句都是“金句”。【3】本篇言简意赅、直截了当,没有论据,只有论断。和《论语》、《道德经》中的一些经典一样,简洁明了、一语中的。比如,《论语》中的“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三人行必有我师”、“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朽木不可雕”、“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静、仁者动。智者乐、仁者寿”、“言必行、行必果”、“三思而后行”、“欲速则不达”、“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礼之用,和为贵”、“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等等。还比如《道德经》中的,“上善若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治大国若烹小鲜”、“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致虚极,守静笃”…等等。【4】本篇开篇就讲了五味和五脏的关系,这就是:当人们饮食五味到了胃肠之后,(1)酸味入肝。(2)辛味入肺。(3)苦味入心。(4)咸味入肾。(5)甘味入脾。这就是中医所说的“五入”。202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