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医草【3770】关于《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2023-05-30 16:09:51
薰医草【3770】关于《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1】先说一下标题。题目中的“四气”指的是春夏秋冬这四个节气之气。“四气调神”,指的是根据春夏秋冬不同时令的特点,调理五脏六腑的气血阴阳,使得各脏腑气血的神志与四季之气相适应。所以,“四气调神大论”这个标题用现代语言来描述,指的就是:“关于不同的季节应该如何调理身体即应该注意事项的重要论述”。【2】本篇有一段脍炙人口的文字,这就是:“(1)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2)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3)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4)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4】本篇提出了一个中医重要的养生原则是:“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即有智慧懂养生的圣人,春天和夏天养的是生和长的阳气;秋天和冬天养的是收和藏的阴气。【5】本篇的经典金句是:(1)“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2)“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6】本篇是一篇“论述文”。全篇750字左右。2023.5.18
薰医草【3770】关于《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薰医草【3770】关于《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1】先说一下标题。题目中的“四气”指的是春夏秋冬这四个节气之气。“四气调神”,指的是根据春夏秋冬不同时令的特点,调理五脏六腑的气血阴阳,使得各脏腑气血的神志与四季之气相适应。所以,“四气调神大论”这个标题用现代语言来描述,指的就是:“关于不同的季节应该如何调理身体即应该注意事项的重要论述”。【2】本篇有一段脍炙人口的文字,这就是:“(1)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2)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3)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4)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4】本篇提出了一个中医重要的养生原则是:“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即有智慧懂养生的圣人,春天和夏天养的是生和长的阳气;秋天和冬天养的是收和藏的阴气。【5】本篇的经典金句是:(1)“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2)“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6】本篇是一篇“论述文”。全篇750字左右。2023.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