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医草【3748】《素问·解精微论篇第八十一》之六。
2023-05-19 16:31:02
薰医草【3748】《素问·解精微论篇第八十一》之六。
【1】原文:“雷公曰:大矣。请问人哭泣而泪不出者,若出而少,涕不从之何也?帝曰:夫泣不出者,哭不悲也,不泣者,神不慈也,神不慈,则志不悲,阴阳相持,泣安能独来。夫志悲者惋,惋则冲阴,冲阴则志去目,志去则神不守精,精神去目,涕泣出也。且子独不诵不念夫经言乎?”。【2】雷公听完黄帝的解释后说:这些道理真是太博大精深了。那么再请问一个问题,当一个人哭泣的时候却没有眼泪、或者有泪但也很少、而且还没有涕液一并流出,这又是什么原因呢?黄帝回答说:(1)哭泣的时候没有眼泪流出的人,是说明他还是没有太悲伤的缘故。(2)哭的时候不流眼泪,是说明心神没有被感动。(3)心神如果没有被感动,作为肾所主的志,就不会有悲的感觉。这样,心神之阳和肾志之阴还是能保持着平衡、其功能并没有被打破。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可能流出眼泪来呢?(4)所以,一般来说,志悲的人,往往会有一种抑郁郁闷的感觉;抑郁就会使阴气上冲。阴气上冲的结果就会使“志”远离眼睛。“志”离开眼睛后就会导致“神”守不住阴精。这样一来,当阴精和神志都离开眼睛的时候,也就是说当眼睛失去了神和志的约束控制以后,涕液和眼泪也就情不自禁的流出来了。难道你就正好没有诵读到学习过医经上的这些内容吗?2023.5.12
薰医草【3748】《素问·解精微论篇第八十一》之六。
薰医草【3748】《素问·解精微论篇第八十一》之六。
【1】原文:“雷公曰:大矣。请问人哭泣而泪不出者,若出而少,涕不从之何也?帝曰:夫泣不出者,哭不悲也,不泣者,神不慈也,神不慈,则志不悲,阴阳相持,泣安能独来。夫志悲者惋,惋则冲阴,冲阴则志去目,志去则神不守精,精神去目,涕泣出也。且子独不诵不念夫经言乎?”。【2】雷公听完黄帝的解释后说:这些道理真是太博大精深了。那么再请问一个问题,当一个人哭泣的时候却没有眼泪、或者有泪但也很少、而且还没有涕液一并流出,这又是什么原因呢?黄帝回答说:(1)哭泣的时候没有眼泪流出的人,是说明他还是没有太悲伤的缘故。(2)哭的时候不流眼泪,是说明心神没有被感动。(3)心神如果没有被感动,作为肾所主的志,就不会有悲的感觉。这样,心神之阳和肾志之阴还是能保持着平衡、其功能并没有被打破。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可能流出眼泪来呢?(4)所以,一般来说,志悲的人,往往会有一种抑郁郁闷的感觉;抑郁就会使阴气上冲。阴气上冲的结果就会使“志”远离眼睛。“志”离开眼睛后就会导致“神”守不住阴精。这样一来,当阴精和神志都离开眼睛的时候,也就是说当眼睛失去了神和志的约束控制以后,涕液和眼泪也就情不自禁的流出来了。难道你就正好没有诵读到学习过医经上的这些内容吗?2023.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