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医草【3662】《素问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之五十七。
2023-05-02 11:21:15
薰医草【3662】《素问•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之五十七。
【1】原文:“帝曰:胜复之作,动不当位,或后时而至,其故何也?岐伯曰:夫气之生,与其化,衰盛异也。寒暑温凉盛衰之用,其在四维。故阳之动,始于温,盛于暑;阴之动,始于清,盛于寒。春夏秋冬,各差其分。故《大要》曰:彼春之暖,为夏之暑,彼秋之忿,为冬之怒,谨按四维,斥候皆归,其终可见,其始可知。此之谓也。”。【2】黄帝听了以后说:胜气和复气的发作,有时候并不是在它们当令的时候发作,有时候在当令之后才开始发作,我想知道一下这时什么原因呢?岐伯回答说:(1)通常说的六气的生成和六气的变化,表现出来的衰盛是不一样的。比如,寒暑温凉四气盛衰的变化,就是从每个季度的最后一个月即“四维月”表现出来的。这里的“四维”指的是四季的最后一个月份,即三月份、六月份、九月份、十二月份。也就是说,寒热温凉的四季变化的时间是在季节交替的时候。(2)通常来说,阳气的运动,一开始是温暖的,当暖到盛极的时候就变成为了暑;阴气的运动,一开始是清凉的,当清到盛极的时候就变成为了寒。(3)春夏秋冬这四季,在气候和季节之间,还是有一定的“时间差”的。(4)所以正如《大要》上说的:一开始是春天的温暖,后来就演变为夏天的暑热;一开始是秋天的“忿”即寒凉,后来就演变为冬天的“怒”即酷冷。如果认真谨慎的分析“四维”的变化状态、观察气候的回归情况,就可以明白气之盛衰的终结之时和气的开始之时。以上讲的这些就是对您所提问题的解释。2023.4.27
薰医草【3662】《素问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之五十七。
薰医草【3662】《素问•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之五十七。
【1】原文:“帝曰:胜复之作,动不当位,或后时而至,其故何也?岐伯曰:夫气之生,与其化,衰盛异也。寒暑温凉盛衰之用,其在四维。故阳之动,始于温,盛于暑;阴之动,始于清,盛于寒。春夏秋冬,各差其分。故《大要》曰:彼春之暖,为夏之暑,彼秋之忿,为冬之怒,谨按四维,斥候皆归,其终可见,其始可知。此之谓也。”。【2】黄帝听了以后说:胜气和复气的发作,有时候并不是在它们当令的时候发作,有时候在当令之后才开始发作,我想知道一下这时什么原因呢?岐伯回答说:(1)通常说的六气的生成和六气的变化,表现出来的衰盛是不一样的。比如,寒暑温凉四气盛衰的变化,就是从每个季度的最后一个月即“四维月”表现出来的。这里的“四维”指的是四季的最后一个月份,即三月份、六月份、九月份、十二月份。也就是说,寒热温凉的四季变化的时间是在季节交替的时候。(2)通常来说,阳气的运动,一开始是温暖的,当暖到盛极的时候就变成为了暑;阴气的运动,一开始是清凉的,当清到盛极的时候就变成为了寒。(3)春夏秋冬这四季,在气候和季节之间,还是有一定的“时间差”的。(4)所以正如《大要》上说的:一开始是春天的温暖,后来就演变为夏天的暑热;一开始是秋天的“忿”即寒凉,后来就演变为冬天的“怒”即酷冷。如果认真谨慎的分析“四维”的变化状态、观察气候的回归情况,就可以明白气之盛衰的终结之时和气的开始之时。以上讲的这些就是对您所提问题的解释。2023.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