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医草【3639】《素问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之三十四。
2023-04-28 16:27:00
薰医草【3639】《素问•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之三十四。
【1】原文:“帝曰:善。气之上下,何谓也?岐伯曰:身半以上,其气三矣,天之分也,天气主之。身半以下,其气三矣,地之分也,地气主之。以名命气,以气命处,而言其病。半,所谓天枢也。故上胜而下俱病者,以地名之,下胜而上俱病者,以天名之。所谓胜至,报气屈伏而未发也。复至则不以天地异名,皆如复气为法也。”。【2】黄帝听了以后很满意的说到,讲的真是太好了。那再问一个问题,在上的司天之气和在下的在泉之气和人体之气有什么联系吗?岐伯回答说:(1)人体的上半身,有司天之气、司天左间气、司天右间气这“三气”,这三气是由司天之气所主管的。(2)在人体的下半身,也有“三气”,即在泉之气、在泉左间气、在泉右间气,这三气是由在泉之气所主管的。(3)用“三阴三阳”为风热湿火燥寒这“六气”去命名;用被命名的“六气”去为所观察到的疾病确定发病部位:之后,就可以据此为其确定疾病的名称了。(3)这里所说的“半”,指的是人体肚脐旁的“天枢穴”。(4)因此说,当人体上半身之气强盛而下半身之气有病的时候,说明病气在地,因此就使用地之气的名字来为疾病命名;当人体下半身之气强盛而上半身之气有病的时候,说明病气在天,因此就使用天之气的名字来为疾病命名。(4)所说的“胜至”,也就是指在“胜气”到来的时刻,报复的“复气”还在潜伏中并没有开始发挥作用。(5)不过,即使“复气”到来了,也不会用司天之气和在泉之气对所患的疾病加以区别和命名,而是要根据“复气”本身的性质去为疾病取名。2023.4.24
薰医草【3639】《素问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之三十四。
薰医草【3639】《素问•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之三十四。
【1】原文:“帝曰:善。气之上下,何谓也?岐伯曰:身半以上,其气三矣,天之分也,天气主之。身半以下,其气三矣,地之分也,地气主之。以名命气,以气命处,而言其病。半,所谓天枢也。故上胜而下俱病者,以地名之,下胜而上俱病者,以天名之。所谓胜至,报气屈伏而未发也。复至则不以天地异名,皆如复气为法也。”。【2】黄帝听了以后很满意的说到,讲的真是太好了。那再问一个问题,在上的司天之气和在下的在泉之气和人体之气有什么联系吗?岐伯回答说:(1)人体的上半身,有司天之气、司天左间气、司天右间气这“三气”,这三气是由司天之气所主管的。(2)在人体的下半身,也有“三气”,即在泉之气、在泉左间气、在泉右间气,这三气是由在泉之气所主管的。(3)用“三阴三阳”为风热湿火燥寒这“六气”去命名;用被命名的“六气”去为所观察到的疾病确定发病部位:之后,就可以据此为其确定疾病的名称了。(3)这里所说的“半”,指的是人体肚脐旁的“天枢穴”。(4)因此说,当人体上半身之气强盛而下半身之气有病的时候,说明病气在地,因此就使用地之气的名字来为疾病命名;当人体下半身之气强盛而上半身之气有病的时候,说明病气在天,因此就使用天之气的名字来为疾病命名。(4)所说的“胜至”,也就是指在“胜气”到来的时刻,报复的“复气”还在潜伏中并没有开始发挥作用。(5)不过,即使“复气”到来了,也不会用司天之气和在泉之气对所患的疾病加以区别和命名,而是要根据“复气”本身的性质去为疾病取名。2023.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