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医草【3607】《素问至真要大论六篇第七十四》之二。
2023-04-22 19:58:50
薰医草【3607】《素问•至真要大论六篇第七十四》之二。【1】先看原文第一段:“黄帝问曰:五气交合,盈虚更作,余知之矣。六气分治,司天地者,其至何如?岐伯再拜对曰:明乎哉问也!天地之大纪,人神之通应也。帝曰:愿闻上合昭昭,下合冥冥奈何?岐伯曰:此道之所主,工之所疑也。”【2】这一段对话的意思是,黄帝首先问道说:关于五运之气相互交换、太过或者不及循环更迭的问题,我已经知道了一些。现在我想要进一步问的问题是,风寒暑湿燥火这六气在分治司天之气和在泉之气的时候,会是一种什么表现行为呢?岐伯起身又拜了一拜回答说:您问的可真是太英明了啊。您问的这些问题都是关乎天地运行变化的基本规律、以及人和自然如何相通如何适应的本质问题啊。黄帝继续说:我就想听你详细讲一下人与在上的司天昭明之气、以及人与在下的在泉幽冥之气是如何相通和如何相适应的问题。岐伯回答说:关于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所涉及的内容,往往就是医者所不理解和存有疑问之所在。【3】原文:“帝曰:愿闻其道也。岐伯曰:厥阴司天,其化以风;少阴司天,其化以热;太阴司天,其化以湿,少阳司天,其化以火;阳明司天,其化以燥;太阳司天,其化以寒。以所临脏位,命其病者也。”。【4】这一段对话的意思是,黄帝马上说道:那我想听你解释一下这其中的道理。岐伯回答说:六气司天即掌管不同时令的“气化”作用和表现是不一样的,比如:(1)厥阴风木司天的时候,气化的表现就是“风”。(2)少阴君火司天的时候,气化的表现就是“热”。(3)太阴湿土司天的时候,气化的表现就是“湿”。(4)少阳相火司天的时候,气化的表现就是“火”。(5)阳明燥金司天的时候,气化的表现就是“燥”。(6)太阳寒水司天的时候,气化的表现就是“寒”。(6)把五运六气和人体的五脏六腑相对应结合,就可以判断出疾病的出处和特点,也可以因此而对疾病进行命名了。2023.4.19
薰医草【3607】《素问至真要大论六篇第七十四》之二。
薰医草【3607】《素问•至真要大论六篇第七十四》之二。【1】先看原文第一段:“黄帝问曰:五气交合,盈虚更作,余知之矣。六气分治,司天地者,其至何如?岐伯再拜对曰:明乎哉问也!天地之大纪,人神之通应也。帝曰:愿闻上合昭昭,下合冥冥奈何?岐伯曰:此道之所主,工之所疑也。”【2】这一段对话的意思是,黄帝首先问道说:关于五运之气相互交换、太过或者不及循环更迭的问题,我已经知道了一些。现在我想要进一步问的问题是,风寒暑湿燥火这六气在分治司天之气和在泉之气的时候,会是一种什么表现行为呢?岐伯起身又拜了一拜回答说:您问的可真是太英明了啊。您问的这些问题都是关乎天地运行变化的基本规律、以及人和自然如何相通如何适应的本质问题啊。黄帝继续说:我就想听你详细讲一下人与在上的司天昭明之气、以及人与在下的在泉幽冥之气是如何相通和如何相适应的问题。岐伯回答说:关于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所涉及的内容,往往就是医者所不理解和存有疑问之所在。【3】原文:“帝曰:愿闻其道也。岐伯曰:厥阴司天,其化以风;少阴司天,其化以热;太阴司天,其化以湿,少阳司天,其化以火;阳明司天,其化以燥;太阳司天,其化以寒。以所临脏位,命其病者也。”。【4】这一段对话的意思是,黄帝马上说道:那我想听你解释一下这其中的道理。岐伯回答说:六气司天即掌管不同时令的“气化”作用和表现是不一样的,比如:(1)厥阴风木司天的时候,气化的表现就是“风”。(2)少阴君火司天的时候,气化的表现就是“热”。(3)太阴湿土司天的时候,气化的表现就是“湿”。(4)少阳相火司天的时候,气化的表现就是“火”。(5)阳明燥金司天的时候,气化的表现就是“燥”。(6)太阳寒水司天的时候,气化的表现就是“寒”。(6)把五运六气和人体的五脏六腑相对应结合,就可以判断出疾病的出处和特点,也可以因此而对疾病进行命名了。2023.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