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医草【3226】《素问·大奇论篇第四十八》之三。
2022-12-06 22:02:53
薰医草【3226】《素问·大奇论篇第四十八》之三。【1】原文:“三阳急为瘕,三阴急为疝,二阴急为痫厥,二阳急为惊。脾脉外鼓,沉为肠澼,久自已。肝脉小缓为肠澼,易治。肾脉小搏沉,为肠澼下血,血温身热者死。心肝澼亦下血,二藏同病者可治。其脉小沉涩为肠澼,其身热者死,热见七日死。”。【2】这一段的意思是:(1)太阳经呈现出急脉的时候,说明有寒邪致使气聚,所以出现“瘕证”;太阴经呈现出急脉的时候,说明有寒邪致使血凝,所以出现“疝病”;少阴经呈现出急脉的时候,就会出现“癫痫厥证”;阳明经呈现出急脉的时候,就会出现“惊病”。(2)脾脉摸起来有向外鼓动的感觉,但实际上是沉脉,这种脉象显示的是“肠澼”,即“痢疾”。这种病时间久了以后会慢慢自愈的。(3)肝脏呈现出小而缓的脉象时,也是“肠澼”病。这种病容易医治。(4)肾脏呈现出小而沉的脉象时,还是“肠澼”病。不过,如果见到便血、血热、身体发热的症状时,就很可能是死亡的病证。(5)如果因为心脏和肝脏的原因得了“肠澼”,而且还有便血的症状,但也可以治愈,这是因为心和肝所得的病其属性是相同的,也就是“木和火”的属性接近。(5)如果上述的脏器所引发的“肠澼”其脉象为细小和沉涩的,而病人的身体还有发热的症状,这就有死亡的可能。通常情况下,有这种热像的病人,不出七天就会死亡。2022/12/6
薰医草【3226】《素问·大奇论篇第四十八》之三。
薰医草【3226】《素问·大奇论篇第四十八》之三。【1】原文:“三阳急为瘕,三阴急为疝,二阴急为痫厥,二阳急为惊。脾脉外鼓,沉为肠澼,久自已。肝脉小缓为肠澼,易治。肾脉小搏沉,为肠澼下血,血温身热者死。心肝澼亦下血,二藏同病者可治。其脉小沉涩为肠澼,其身热者死,热见七日死。”。【2】这一段的意思是:(1)太阳经呈现出急脉的时候,说明有寒邪致使气聚,所以出现“瘕证”;太阴经呈现出急脉的时候,说明有寒邪致使血凝,所以出现“疝病”;少阴经呈现出急脉的时候,就会出现“癫痫厥证”;阳明经呈现出急脉的时候,就会出现“惊病”。(2)脾脉摸起来有向外鼓动的感觉,但实际上是沉脉,这种脉象显示的是“肠澼”,即“痢疾”。这种病时间久了以后会慢慢自愈的。(3)肝脏呈现出小而缓的脉象时,也是“肠澼”病。这种病容易医治。(4)肾脏呈现出小而沉的脉象时,还是“肠澼”病。不过,如果见到便血、血热、身体发热的症状时,就很可能是死亡的病证。(5)如果因为心脏和肝脏的原因得了“肠澼”,而且还有便血的症状,但也可以治愈,这是因为心和肝所得的病其属性是相同的,也就是“木和火”的属性接近。(5)如果上述的脏器所引发的“肠澼”其脉象为细小和沉涩的,而病人的身体还有发热的症状,这就有死亡的可能。通常情况下,有这种热像的病人,不出七天就会死亡。202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