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医草【3218】《素问·奇病论篇第四十七》之四。

2022-12-04 19:03:10

薰医草【3218】《素问·奇病论篇第四十七》之四。1】原文:“帝曰:人有病头痛以数岁不已,此安得之?名为何病?岐伯曰:当有所犯大寒,内至骨髓,髓者以脑为主,脑逆故令头痛,齿亦痛,病名曰厥逆。帝曰:善。”。2】这一段对话讲的是“厥逆头疼病”的问题。黄帝问说:有的病人头疼好几年也不好,这是怎么得的呢?这种病又叫什么病呢?岐伯回答说:这是因为受到了严重的寒邪侵袭所致。这种寒邪向内一直侵入到了骨髓,而骨髓脑的主要构成物质,即“脑为髓之海”,所以,当寒气侵袭到髓进而再侵扰到脑的时候,头脑就会发痛。又因为“齿为骨之余”,所以,骨髓受邪,牙齿也会跟着疼痛。这种疼痛的病证叫做“厥逆”。黄帝听后说:讲得好。【3】原文:“帝曰:有病口甘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治之以兰,除陈气也。”。4】这一段对话讲的是“脾瘅病”的问题。黄帝问说:有的病人有口甜的感觉,这是什么病呢?又是怎么得的呢?岐伯回答说:这是由于五味之气过甚上溢所致。这种病证叫做“脾瘅病”。一般来说,人吃了五谷杂粮从口到了胃里面初步消化以后,经过脾的运化使其精气输布到全身。由于留存在脾的津液所表示的是湿热邪气,这类邪气向上泛涌,就会给人以口里有甜味的感觉。这是由于吃的太好太肥太美味而引发的疾病,得这种病得人一定是平常吃得肥甘厚味的食物太多的胖人而胖人通常又容易生湿热,甜味的食物又会令人胃脘胀满,因此,这种湿热之气就会因此而上逆,久而久之便会转化为消渴病。治疗这种疾病,常常是用“兰草”治疗,因为兰草具有驱除陈腐之气的功能。【5】简单说一下:“瘅”就是“热”、“湿热”的意思,那么,“脾瘅”其实指的就是“脾热症”、“脾湿热症”。2022/12/4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