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医草【3147】《素问·评热病论篇第三十三》之二。
2022-11-16 20:12:06
薰医草【3147】《素问·评热病论篇第三十三》之二。【1】这一段主要讲的是“阴阳交”。【2】原文:“帝曰:愿闻其说。岐伯曰:人所以汗出者,皆生于谷,谷生于精。今邪气交争于骨肉而得汗者,是邪却而精胜也。精胜,则当能食而不复热,复热者,邪气也,汗者,精气也;今汗出而辄复热者,是邪胜也,不能食者,精无俾也,病而留者,其寿可立而倾也。且夫《热论》曰:汗出而脉尚躁盛者死。今脉不与汗相应,此不胜其病也,其死明矣。狂言者是失志,失志者死。今见三死,不见一生,虽愈必死也。”。【3】这一段对话的意思是,黄帝说道:黄帝听后说:那我倒是想要听你详细的讲一讲这其中的道理了。岐伯回答说:(1)人之所以出汗,是因为人们食用了五谷杂食,而五谷杂食进入到人体被脾胃消化后化生成了水谷精微之气。(2)当邪气和这些水谷精微之气在骨肉间抗争的时候,就会出汗。具体来说,出汗是因为邪气败给了精气也就是败给了正气所引起。(3)通常情况下,在正气击败了邪气以后,人们就会有了食欲并可以进食,而且,还不会再出现重复发烧的症状。(4)之所以重复发烧,是因为体内仍然有邪气的存在。(5)之所以汗能从体内排泄出来,说明是正气战胜了邪气的缘故。(6)但是,假定已经出了汗,可随后又开始发烧,这说明是邪气比正气强大而战胜了正气的结果。(7)此时,如果又出现了不能进食的情况,正气就得不到补充和营养,那病邪就会继续留存在体内。显然,人的寿命就会受到威胁。这种状况的出现也就表明离死不远了。(8)其实,在《热论篇》中已经说过:出汗以后的脉象如果仍然呈现出又躁又盛的病人,那就属于死证。(9)现在的情况是,因为脉象和汗出这两者的表现不一致,所以,也就可以认为是病情非常危重了,离死也就不远了。(10)狂言乱语的表现则是因为神智混乱所致。一般来说,神智混乱的人,也是必死无疑的。(11)今天所说的这三种情况,即邪气长时间留存在体内导致的汗出以后又发烧、汗出以后脉象仍然又躁又盛、狂言乱语神志不清等,这三条都属于死症,从这些死症中是看不到一线生机的。即使在短期内因为出汗可以暂缓一下病情,但终归还是要死亡的。2022/11/16
薰医草【3147】《素问·评热病论篇第三十三》之二。
薰医草【3147】《素问·评热病论篇第三十三》之二。【1】这一段主要讲的是“阴阳交”。【2】原文:“帝曰:愿闻其说。岐伯曰:人所以汗出者,皆生于谷,谷生于精。今邪气交争于骨肉而得汗者,是邪却而精胜也。精胜,则当能食而不复热,复热者,邪气也,汗者,精气也;今汗出而辄复热者,是邪胜也,不能食者,精无俾也,病而留者,其寿可立而倾也。且夫《热论》曰:汗出而脉尚躁盛者死。今脉不与汗相应,此不胜其病也,其死明矣。狂言者是失志,失志者死。今见三死,不见一生,虽愈必死也。”。【3】这一段对话的意思是,黄帝说道:黄帝听后说:那我倒是想要听你详细的讲一讲这其中的道理了。岐伯回答说:(1)人之所以出汗,是因为人们食用了五谷杂食,而五谷杂食进入到人体被脾胃消化后化生成了水谷精微之气。(2)当邪气和这些水谷精微之气在骨肉间抗争的时候,就会出汗。具体来说,出汗是因为邪气败给了精气也就是败给了正气所引起。(3)通常情况下,在正气击败了邪气以后,人们就会有了食欲并可以进食,而且,还不会再出现重复发烧的症状。(4)之所以重复发烧,是因为体内仍然有邪气的存在。(5)之所以汗能从体内排泄出来,说明是正气战胜了邪气的缘故。(6)但是,假定已经出了汗,可随后又开始发烧,这说明是邪气比正气强大而战胜了正气的结果。(7)此时,如果又出现了不能进食的情况,正气就得不到补充和营养,那病邪就会继续留存在体内。显然,人的寿命就会受到威胁。这种状况的出现也就表明离死不远了。(8)其实,在《热论篇》中已经说过:出汗以后的脉象如果仍然呈现出又躁又盛的病人,那就属于死证。(9)现在的情况是,因为脉象和汗出这两者的表现不一致,所以,也就可以认为是病情非常危重了,离死也就不远了。(10)狂言乱语的表现则是因为神智混乱所致。一般来说,神智混乱的人,也是必死无疑的。(11)今天所说的这三种情况,即邪气长时间留存在体内导致的汗出以后又发烧、汗出以后脉象仍然又躁又盛、狂言乱语神志不清等,这三条都属于死症,从这些死症中是看不到一线生机的。即使在短期内因为出汗可以暂缓一下病情,但终归还是要死亡的。2022/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