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医草【3135】《素问·热论篇第三十一》总结(上)。

2022-11-14 14:00:01

薰医草【3135】《素问·热论篇第三十一》总结(上)。【1】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学了132篇《内经》的文章。《黄帝内经》上下卷一共162篇,这就是说,我们已经学习了132/162=81.5%,即说明至今为止我们终于学习了《黄帝内经》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内容。我相信,随着越学越多的日积月累,会觉得越来越轻松和越来越快乐。【2】这两天我们学的是《黄帝内经》上册的《热论篇》。本篇是黄帝和岐伯的对话,全篇大概有850字左右。我们用了两天多的时间分七期就把它学完了。下面总结一下。【3先看一下篇名。简单来说,“热论”就是关于“热病”的讨论。中医里面的热病通常讲的就是发热性疾病,也就是现在讲的有“发烧”症状的风寒感冒,更简单的来说,本篇主要讲的是关于“由于外感风寒引起的发烧性疾病”的讨论。【4】本章开篇的结论就是:受了风寒,如果仅仅侵袭的是阳经,那么,即使发烧的再厉害,也会治愈。但是,如果同时侵袭的是表里阴阳两经,那就是重病、很难治愈。【5】简单来说,风寒感冒前三天寒邪的传经次序是: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前三天的每一天寒邪所经过的经脉不同,其相应的症状也就不同。因为阳经都在体表,所以,病情不会太重。只需要用发汗的方法就可以治愈。【6】风寒感冒后三天,寒邪向体内侵入,侵入的次序是:太阴经、少阴经、厥阴经。后三天的每一天寒邪所经过的经脉不同,其相应的症状也就不同。【7】如果三条阳经和三条阴经或者先后、或者同时都受到了寒邪的侵袭,那就很难治愈了。【8】如果不是表里阴阳两经同时受邪,那么,随后六天的病情就会减轻。减轻的顺序是: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太阴经、少阴经、厥阴经。六天以后,病情就彻底好转。2022/11/14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